污水廠曝氣管是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藝的核心設備之一,負責向曝氣池內充氧,保障微生物的代謝活動。由于長期浸泡在污水中,曝氣管易出現堵塞、破損、漏氣等問題,需要進行水下維修。以下是關于污水廠曝氣管水下維修的詳細介紹:
一、維修前的準備工作
問題診斷
通過曝氣均勻性觀察(如曝氣池面氣泡分布不均)、溶解氧監測(局部區域溶解氧偏低)、氣壓變化檢測(曝氣系統壓力異常升高)等方式,定位故障曝氣管的具體位置和損壞類型(如裂縫、接口松動、膜片堵塞等)。
記錄故障區域的管道規格、材質(如 UPVC、PE、不銹鋼)、安裝方式(如懸掛式、池底固定式)等參數,為維修方案提供依據。
安全防護
水下作業前,需對曝氣池內污水進行毒性檢測(如硫化氫、氨氣濃度),確保符合安全作業標準;必要時進行通風置換,降低有害氣體濃度。
作業人員需配備專業潛水裝備(如潛水服、氧氣瓶、通訊設備),并安排地面監護人員,建立應急聯絡機制。
工具與材料準備
維修工具:水下切割設備、密封膠槍、扳手、清淤刷、水下攝像機(輔助觀察)等。
維修材料:與曝氣管匹配的密封膠(如水下專用環氧樹脂膠)、替換用膜片 / 管道配件、不銹鋼卡箍、防水膠帶等。
二、常見水下維修方法
根據曝氣管的損壞程度和類型,可采用以下維修方式:
局部堵塞清理
若因污泥、生物膜附著導致膜片 / 氣孔堵塞,可使用水下清淤刷直接清理表面雜物;對于頑固堵塞,可采用低壓水沖洗(避免水壓過大損壞管道)。
若為化學性堵塞(如鈣鹽沉積),可局部投放適量稀鹽酸(需控制濃度,避免腐蝕管道),反應后用清水沖洗。
小型破損修補
對于管道表面的細小裂縫或膜片破損,先清理破損區域表面的油污和污泥,再涂抹水下專用密封膠(厚度需均勻覆蓋破損處),待膠層固化(通常 2-4 小時,具體按產品說明)后,檢查密封性。
若為接口松動,可水下調整接口位置,重新緊固卡箍;若卡箍老化,直接更換新卡箍并涂抹密封膠加強密封。
管道或膜片更換
當曝氣管出現大面積破損(如管道斷裂、膜片老化失效)時,需局部更換管道或膜片:
先關閉故障區域的曝氣支管閥門,釋放管道內壓力;
潛水員水下切割或拆卸損壞段管道,將預制好的新管道 / 膜片與原有管道對接,通過法蘭或卡箍固定,接口處纏繞防水膠帶并涂抹密封膠;
更換完成后,打開閥門進行試曝氣,觀察接口處是否有氣泡泄漏,確保維修合格。
三、維修后的驗收與注意事項
驗收標準
曝氣均勻性:維修區域氣泡分布均勻,無明顯局部無氣或漏氣現象。
密封性:關閉曝氣系統后,壓力下降速率需符合設計標準(通常 1 小時內壓力下降不超過 5%)。
溶解氧:維修后,故障區域的溶解氧值需恢復至正常范圍(一般 2-4mg/L,具體按工藝要求)。
注意事項
維修過程中需避免工具或操作對周邊曝氣設備造成二次損壞(如碰撞其他管道、膜片)。
若曝氣池內水位較深(超過 5 米),需考慮水下壓力對維修操作的影響,必要時采用分段排水(降低局部水位)輔助維修。
維修完成后,需定期(如每周)對維修區域進行復查,監測曝氣效果,防止二次故障。
四、預防措施
為減少水下維修頻率,日常運營中可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定期(如每季度)對曝氣管進行全面檢查,及時清理表面附著的污泥和雜物。
控制曝氣系統的運行參數(如風壓、風量),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行導致管道疲勞損壞。
選擇耐腐蝕性、耐磨性強的曝氣管材質(如增強 PE、不銹鋼),延長使用壽命。
通過科學的診斷、規范的維修操作和有效的預防措施,可確保曝氣管的穩定運行,保障污水處理廠的曝氣效率和出水水質。若損壞范圍過大或水下維修難度過高(如管道整體老化),建議結合停產檢修進行整體更換,以降低長期維護成本。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