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溶 980 激發上轉換納米粒子通常以稀土摻雜氟化物為基質,可通過共沉淀法制備,以下是一種常見的合成方法:
前驅體溶液制備5:將 Y (NO?)?、Yb (NO?)?、Er (NO?)?按一定比例溶解于甲醇中,形成溶液 A。在另一容器中,將 NH?F 和 NaOH 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形成溶液 B。
共沉淀反應:在磁力攪拌下,將溶液 B 緩慢滴入溶液 A 中,滴加過程中保持溫度在 50 - 70℃,會逐漸產生白色沉淀。滴加完畢后,繼續攪拌反應 1 - 2 小時,使其沉淀。反應原理為稀土離子與氟離子、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稀土氟化物沉淀。
前驅體洗滌與干燥:將反應后的混合液轉移至離心管中,以 8000 - 10000 rpm 離心 10 - 15 分鐘,棄去上清液。用去離子水和乙醇各洗滌沉淀 2 - 3 次,每次洗滌后離心。最后將沉淀置于 60 - 8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4 - 6 小時,得到稀土氟化物前驅體粉末1。
油溶性修飾與納米粒子形成:將干燥后的前驅體粉末轉移至三口燒瓶中,加入適量油酸和十八烯,油酸與前驅體的質量比可控制在 20:1 左右。安裝冷凝管,通入氮氣排除燒瓶內空氣。開啟油浴鍋,以 5℃/min 的速率升溫至 150℃,保持攪拌 30 分鐘,使前驅體與油酸充分作用。繼續升溫至 280 - 300℃,恒溫反應 1.5 - 2 小時,反應過程中納米粒子逐漸形成并被油酸包覆3。
納米粒子純化:反應結束后,冷卻至室溫,向燒瓶中加入適量乙醇,攪拌均勻,納米粒子會因極性變化而沉淀。將混合液轉移至離心管,以 10000 rpm 離心 15 分鐘,棄去上清液。再用環己烷溶解沉淀,加入乙醇使其再次沉淀,重復此過程 2 - 3 次,去除過量的油酸和十八烯,最后得到油溶性的上轉換納米粒子,可將其分散在環己烷中保存3。
共沉淀反應時,溶液的滴加速度、反應溫度和時間會影響沉淀的粒徑和形貌,需嚴格控制。
油溶性修飾過程中,要確保惰性氣氛保護,防止稀土離子氧化,同時準確控制溫度和反應時間,以獲得良好的油溶性和發光性能。
杭州新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各種上轉換納米發光粒子,也可以根據要求定制。
980/808/1532nm激發
綠光,紅光,藍紫光
水溶,油溶,PAA或PEI修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