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歐博偉生物:近幾年來,生物有機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的應用日趨廣泛,特別是復合微生物肥料迅速崛起,這將使我國肥料行業進入一個嶄新時代。
復合微生物肥料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微生物菌或一種微生物菌與其他營養物質復混而成。是集有機肥、化學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優點于一體,在生產應用過程中提高施用效果。
一、復合微生物菌肥的種類
1、兩種以上生物菌復合
同一微生物或不同微生物復合,前提是所采用的微生物之間無拮抗作用,必須分別發酵然后混合。總的活菌數和復合的微生物均應保證一定的數量。其目的是為了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而組合的。如解磷微生物和解鉀微生物分別發酵,吸附時混合,以增強其接種效果。
2、菌與各種營養元素或添加物、增效劑的復合
其復配方式有菌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其他營養、刺激物質等。復配的營養物質除了化學肥料之類以外,常見的還有畜禽糞便、生活垃圾、河湖污泥作為主要基質的。無論哪一種方式,須考慮到復合物的量、復和后制劑中的PH和鹽濃度對微生物有無抑制和復合本身是否抑制微生物的存活。
二、復合微生物肥料的選擇
復合微生物肥料是無機營養元素、有機質和微生物活性菌“三效合一”的新型微生物肥料,根據含量不同,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和化學肥料混合使用。
微生物菌的種類不同,其特點、功效,使用后效果差異較大,目前,微生物菌在肥料上應用已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發展,選擇一菌多功能,復合菌多功能的使用效果較好。選擇微生物菌時,在考慮其功能特點的同時,關鍵因素是所使用的微生物菌的抗逆性,即選擇抗高溫、抗干燥、抗酸堿、抗鹽份能力強的微生物菌種。其綜合指標高的菌株才是優秀的復合微生物肥料生產和應用的菌種,目前芽孢桿菌類的一些菌株較為理想。
三、復合微生物肥料的功能特點
1、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復合微生物肥料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肥后能大量繁殖,減少有害微生物群體的生存空間。分解有機殘體,形成土壤腐殖質,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狀,可將植物不能吸收的物質轉化為有效養分,供植物吸收利用。其產生大量的有機酸可以把沉積在土壤中的磷鉀元素部分溶解釋放出來供作物再次吸收利用,長期使用后土壤將會變得越來越疏松和肥沃。
2、 抑制病害,增強抗逆性
復合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放線菌能釋放抗生素類物質,并在根系周圍形成優勢菌群,可誘導植物的過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葡聚糖酶等參與植物對有害微生物的防御反應,有利于抑制并消滅病原微生物。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作物生長健壯,增強作物的抗病能力。
3、促進生長,增產增收
復合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會產生多種對作物有益的代謝產物。這些代謝產物不僅給作物生長提供所需的NPK和中微量元素,還能為作物提供有機質和有益微生物活性菌,刺激或調控作物生長,使作物健壯,達到增產目的。 除此之外,微生物肥料中的一些菌種刺激作物生長,使作物健壯,營養狀況得到改善。
4、提高品質,改善口感
復合微生物肥料增加了有機質、腐殖酸、氨基酸等有機營養,有利于作物糖分的積累,提高產品的含糖量,解決了偏施化肥所造成的“菜不香、果不甜”的難題。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可降低農產品中的硝酸鹽含量,增加還原糖和維生素C的含量。
5、節約能源,降低污染
復合微生物肥料的肥效持續時間長,其本身無毒無害,可以減少化肥的施用量,降低化肥農藥產生的危害。并且具有降解和轉化土壤中有毒物質的能力。這種生物修復是土壤修復的各種措施中有效的措施。
五、復合微生物肥料的使用
根椐復合微生物物肥料的特點,適用于各種農作物的基施或追施,避免肥料和種子或根系接觸,應間隔5-8厘米,在追施時肥料上蓋土后效果更佳,根據NPK含量的高低,可單獨使用或和化學肥料混合使用。
復合微生物肥料施用過程中,應根據不同農作物其需肥量不一樣,不同地區土壤供肥水平不一致,不同NPK、有機質含量,其肥料緩釋程度和速效性有差異以及化學肥料用量不一樣等特點和規律施用復合微生物肥。
復合微生物肥料問世時間不長,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其產業化生產還不規范和完善。其中包括肥料粒的強度,崩解程度,結塊,微生物菌的存活率以及加入方式都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同一類產品質量差距很大,影響了市場的開拓和農民使用的積極性。造成產品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研發力量薄弱,行業整體的技術力量有待加強和企業的創新意識有待提高。21世紀,微生物肥料的持續開發對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研發的投入進步和生產工藝的創新,也將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微生物菌種查詢網,本站隸屬于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單位現提供微生物菌種及其細胞等相關產品查詢、咨詢、訂購、售后服務!與國內外多家研制單位,生物醫藥,第三方檢測機構,科研院所有著良好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歡迎廣大客戶來詢!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