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腎上腺嗜鉻細胞瘤 PC-12分化細胞操作步驟
分化誘導階段
當細胞密度達到60%-70%匯合時,更換為含1%馬血清和100ng/ml NGF(神經生長因子)的低血清分化培養基。注意保持培養基pH值在7.2-7.4之間,每2天更換新鮮分化培養基。此階段需特別注意:①使用經0.1%多聚賴氨酸預處理的培養皿增強細胞貼附;②培養箱濕度維持在95%以避免培養基蒸發造成的滲透壓變化。
形態學觀察
分化第3天起,在倒置相差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特征性改變:胞體逐漸伸長,從圓形上皮樣向梭形神經元樣轉變,并開始伸出細長突起。建議每日拍攝固定視野的時序照片,使用ImageJ軟件量化神經突長度(≥2倍胞體直徑視為有效突起)。典型分化過程約需7-10天,當50%以上細胞呈現明顯神經突時可判定分化成功。
功能驗證
分化完成后可通過以下方法驗證:①免疫熒光檢測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和β-微管蛋白III表達;②鈣成像檢測細胞對高鉀溶液的鈣響應;③采用微電極陣列(MEA)記錄自發放電活動。注意實驗需設置未分化細胞對照組。
?
注意事項
1. 嚴格把控NGF活性:分裝儲存于-80℃,避免反復凍融
2. 分化期間禁止使用胰蛋白酶消化,需換液時采用溫和的PBS沖洗
3. 出現過度聚集現象時,可加入2μM胞嘧啶-β-D-阿拉伯呋喃糖苷抑制非神經元細胞增殖。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