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化學原料藥生產大國,化學制藥工業是化學原料藥的分解、合成技術與現代臨床診斷醫學相結合的制造業,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制藥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標志之一。
然而,在我國制藥業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化學制藥廢水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嚴重威脅到人們的健康。 不同制藥企業由于原料、工藝、廢水量、處理程度不同,所選擇的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根據各方法原理,一般歸納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在制藥廢水處理過程中,采用生物法處理后的廢水不能直接排放,通常先采用物理法、化學法進行預處理,改善其可生化性,降低毒性,然后繼續進行生物法處理,廢水才能達到排放要求。
1、廢水水質
制藥廢水具有成分差異大,組分復雜,污染物量多,COD高,BOD5和CODcr比值低且波動大,可生化性很差,難降解物質多,毒性強,間歇排放,水量水質及污染物的種類波動大等特點。
2、廢水處理工藝流程
制藥廢水經過格柵去除大塊雜物后自流入調節池,均衡水質、水量。調節池出水通過提升泵送入pH調節池,加入H2SO4調節廢水pH值至2~3以滿足后續微電解的反應條件。pH調節池出水自流入微電解池,在酸性條件下通過鐵碳顆粒之間形成無數個原電池,發生電化學反應氧化分解復雜的有機物。微電解池出水自流入芬頓池,投加H2O2使廢水中的Fe2+與H2O2產生鏈式反應,生成羥基自由基進一步氧化分解難降解物質。芬頓池出水自流入中和絮凝池,在池中投加NaOH,將廢水調至弱堿性并投加絮凝劑降低懸浮物和色度,以利于后續生物處理。中和絮凝池出水自流入初沉池進行固液分離。初沉池出水自流入水解酸化池,經水解酸化作用改善廢水可生化性。水解酸化池出水自流入生物接觸氧化池,進一步降解有機物和脫氮并去除部分SS。同時生物接觸氧化池混合液部分回流至水解酸化池,進行反硝化脫氮。生物接觸氧化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二沉池出水自流入混凝池,投加絮凝劑(PAC、PAM)使廢水中的懸浮物形成絮體,同時進一步降低COD和SS的濃度?;炷厣蠈右阂缌鬟M入終沉池,進行固液分離,進一步去除SS后流入清水池,再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組合工藝中污泥濃縮池主要收集初沉池、二沉池和終沉池的污泥。污泥濃縮池部分污泥回流至生物接觸氧化池,保持池內活性污泥濃度。污泥濃縮后經過廂式壓濾機降低污泥含水率,污泥濃縮池上清液和廂式壓濾機的濾液回流至調節池。本組合工藝平均泥餅產生量為65.4kg/d,均外運至具有相應資質的處理單位進行最終的污泥處置。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