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Ultrasonic Wave) 是指頻率高于人類聽覺范圍(>20 kHz)的聲波,屬于機械振動波,需通過介質(如固體、液體、氣體)傳播。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 基本特性
頻率范圍:
人類可聽聲波:20 Hz ~ 20 kHz
超聲波:20 kHz ~ 10 MHz(工業常用 20 kHz~1 MHz)
更高頻段(>1 GHz)稱為 特超聲(Hypersound)。
傳播特性:
方向性強:高頻波束不易擴散,適合精準探測(如超聲波成像)。
穿透能力:在固體、液體中傳播距離遠,氣體中衰減快。
反射與折射:遇到不同介質界面會反射(如B超成像原理)。
2. 產生方式
超聲波通常由 壓電換能器(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產生:
壓電效應:對石英、陶瓷(如PZT)等材料施加電壓,使其振動產生超聲波。
逆壓電效應:接收超聲波時,振動轉化為電信號(用于探測)。
3. 主要應用領域
(1) 工業領域
無損檢測(NDT):檢測金屬裂紋、焊接缺陷(如超聲波探傷儀)。
清洗:利用空化效應(Cavitation)去除精密零件污漬(頻率 20~40 kHz)。
焊接:塑料/金屬的超聲波焊接(如手機外殼封裝)。
(2) 醫療領域
超聲成像(B超、彩超):通過反射波生成體內器官圖像(2~18 MHz)。
治療:碎石(沖擊波)、物理治療(促進組織修復)。
(3) 其他應用
測距與傳感:超聲波雷達(如汽車倒車雷達、無人機避障)。
生物學:聲吶(蝙蝠、海豚導航)、驅蟲設備(>25 kHz)。
4. 超聲波 vs 普通聲波
特性 | 超聲波 | 可聽聲波 |
---|---|---|
頻率 | >20 kHz | 20 Hz~20 kHz |
傳播距離 | 遠(固體/液體中) | 較近(易被空氣吸收) |
能量密度 | 高(可集中用于切割/焊接) | 低 |
人類感知 | 不可聽 | 可聽 |
5. 安全注意事項
高強度超聲波可能對細胞或組織造成損傷(如工業設備需防護)。
醫療診斷用的低功率超聲波通常無害。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