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不使用金相顯微鏡,再次使用前需要進行以下準備工作:
外觀檢查:仔細查看顯微鏡的機身、鏡頭、載物臺等部件是否有灰塵、污漬、劃痕或損壞。若有灰塵,可用干凈的軟布或吹氣球進行清理;對于污漬,鏡頭部分用擦鏡紙輕輕擦拭,機身等其他部分可用蘸有少量中性清潔劑的軟布擦拭,然后再用干凈的軟布擦干。
部件檢查:檢查各個調節旋鈕、物鏡轉換器、載物臺移動裝置等是否能正常轉動和移動,有無卡頓或松動現象。若發現部件存在問題,不要強行操作,應聯系專業人員進行維修。
光路檢查:打開光源,檢查光路系統是否正常。觀察光源是否能正常發光,亮度是否均勻,光路是否對準。如果光路出現偏差,可通過調節光源位置、聚光鏡等部件進行校準。
鏡頭檢查:仔細查看鏡頭表面有無發霉、起霧等情況。若有輕微的霉斑或霧氣,可用擦鏡紙蘸取少量鏡頭清潔液輕輕擦拭。如果情況較為嚴重,需由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切勿自行盲目擦拭,以免損壞鏡頭。
校準:使用標準的校準樣品或已知尺寸的物體,對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焦距等進行校準,確保觀察到的圖像準確、清晰。如果顯微鏡帶有測量功能,還需對測量系統進行校準,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清潔樣品臺:將樣品臺擦拭干凈,確保無灰塵和雜物,以免影響樣品的放置和觀察。同時檢查樣品夾等固定裝置是否能正常工作,保證樣品在觀察過程中不會移動。
預熱:如果顯微鏡的光源是汞燈等需要預熱的光源,應提前開啟光源進行預熱,以達到穩定的發光狀態,一般預熱時間為 15 - 30 分鐘左右,不同類型的光源預熱時間可能有所不同。
準備樣品:根據觀察目的,準備好合適的金相樣品。樣品應表面平整、光潔,并進行適當的腐蝕處理,以顯示出清晰的金相組織。將準備好的樣品放在載物臺上,用樣品夾固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