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電焊切割工程是水下工程中的重要工藝手段,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
應用場景
海洋工程:在海上石油鉆井平臺的建造與維修中,常需水下電焊切割來安裝或拆除平臺結構部件、管道等;海底油氣管道的鋪設、維修也會用到,如對管道進行焊接連接或切割更換損壞部分。
水下救援:在船舶失事、水下設施故障等救援場景中,可利用水下切割清除被困人員周圍的障礙物,或切割損壞的結構以便開展救援工作。
水下考古:對沉沒的古代船只、建筑遺址等進行考古發掘時,可能需要水下切割來清理周圍的雜物、分離文物等。
水工建筑:水庫大壩的檢測與修復,對大壩的混凝土結構、金屬構件進行切割或焊接作業;橋墩基礎的施工與維護,比如切割水下的鋼筋、焊接加固部件。
操作流程
水下焊接流程
干法焊接:先將大型氣室罩住焊件,焊工進入氣室內,在干燥氣相中進行焊接。氣室內超過一定深度時需使用惰性或半惰性氣體,焊工要穿戴特制防護服。
局部干法焊接:焊工在水中施焊,通過特定裝置將焊接區周圍的水排開,形成局部干燥環境進行焊接,安全措施與濕法相似。
濕法焊接:焊工直接在水下施焊,焊條燃燒形成套筒使氣泡穩定,電弧在氣泡中燃燒。引弧電壓高于大氣中引弧電壓,電流比大氣中焊接電流大 15%-20%。
水下切割流程
準備工作:調查作業區域的環境情況,包括氣象、水深、水溫、流速等。同時,要對被切割件的性質、結構特點進行了解,查看是否存在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質。
設備調試:檢查調試水下切割設備,如切割電源、割炬等,確保其性能良好。將供氣系統、電纜等連接好并檢查是否正常,保證供氣穩定、電纜絕緣良好。
下潛作業:潛水員攜帶切割設備下潛到作業位置,在水下找到被切割物體,清理切割部位周圍的雜物,確定切割的起始點和切割方向。
實施切割:按照預定的切割方向和速度進行切割操作,在切割過程中,要保持割炬與工件的適當角度和距離,控制切割速度,確保切割質量。
結束作業:切割完成后,關閉切割設備電源,停止供氣,整理好設備和工具,潛水員安全返回水面。
安全注意事項
作業前
當水面風力小于 6 級、作業點水流流速小于 0.1-0.3m/s 時,方可進行作業。
水下焊割前應查明被焊割件性質和結構特點,弄清是否存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質,對可能墜落、倒塌物體要適當固定。
下潛前,應對焊割設備及工具、潛水裝具等的絕緣、水密、工藝性能進行檢查試驗。
作業中
嚴禁利用油管、船體、纜索和海水作為電焊機回路的導電體。
水下操作時,如焊工不慎跌倒或氣瓶用完更換新瓶時,常因供氣壓力低于割炬所處的水壓力而失去平衡,這時極易發生回火,除在供氣總管處安裝回火防止器外,還應在割炬柄與供氣管之間安裝防爆閥。
焊工要穿不透水的潛水服,戴干燥的橡皮手套,所有水下裝具的金屬部件均應采取防水絕緣保護措施。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