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 ?。?)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 (1)溫度, ?。?)是否攪拌 ?。?)固體顆粒的大小 (即與溶劑的接觸面積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二種物質: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43. 使銅生銹的三種物質:水,二氧化碳,氧氣 44、玻璃棒的三個作用:引流,加速溶解,加熱時使加熱物受熱均勻。 六 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二氧化碳(CO2) 和稀有氣體等 2、水煤氣: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一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雞蛋殼/貝殼:(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金剛石:(C) 8、鐵銹:(Fe2O3·XH2O) 9、波爾多液:硫酸銅(CuSo4)和石灰水(Ca(OH)2) 10、草木灰:碳酸鉀七 常見物質俗稱 1、氯化鈉 (NaCl) : 食鹽(是一種混合物) 2、碳酸鈉(Na2CO3) : 純堿,蘇打,口堿 3、氫氧化鈉(NaOH):火堿,燒堿,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體(CO2):干冰 7、氫氯酸(HCl):鹽酸 8、堿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9、硫酸銅晶體(CuSO4 .5H2O):藍礬,膽礬 10、甲烷 (CH4):沼氣(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 14、汞(Hg):水銀 15、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16、十水合碳酸鈉(Na2CO3·10H2O ):碳酸鈉晶體,純堿 八 物質的除雜方法 方法:操作 1、CO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CuO),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NaOH) 或氫氧化鈣溶液(效果較差)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H2SO4)/通過氫氧化鈉固體(NaOH)/通入無水氯化鈣(CaCl2)中 4、CuO(C):在空氣中(在氧氣(O2)流中)灼燒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H2SO4) 或稀鹽酸(HCl)或銅鹽溶液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H2SO4) 或稀鹽酸(HCl)或通入CO并加熱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鐵粉(Fe) |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