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是這樣的
支原體污染是細胞培養試驗室中最常見污染之一,保守估計常規細胞培養中有15~35%存在支原體污染[1]。
一被污染深似海,從此快樂是路人。
情況是這樣的
支原體(Mycoplasma)是一類沒有細胞壁、形狀多變、能通過濾器的可獨立生存的最小原核微生物之一,大小為0.1~0.3μm,可以在培養基中自己生存,也可以與細胞共生或胞內寄生[2]。支原體的繁殖周期較短(1~9小時)[3],因此,一旦污染,支原體數量會快速增長,3~5天內能在培養基中達106CFU/mL。
支原體污染可能來自培養基、血清、操作人員、污染的操作環境、污染的細胞和水浴鍋交叉污染等等,但是人源的污染概率大,數據表明80.6%的實驗人員為支原體攜帶者[4]。進而影響細胞生長率、細胞形態、基因表達、細胞代謝和細胞活力。
支原體污染不易被察覺,因此定期檢測和過程樣品監測顯得非常重要,如細胞庫檢測、生產用細胞檢測、培養過程樣品污染監測和檢定用細胞檢測,防患于未然,各個關鍵節點監控
那能怎么辦?
選用合適的方法,及時定期監測,重要節點把控,即可!
目前支原體檢測方法大致分7種,主要根據支原體的特征,如培養基中能自由生活、個頭小、形狀多變、可附著到細胞上、有獨立的遺傳物質且A-T含量高、有呼吸代謝系統、有細胞組成等等來建立的檢測方法[5]。

客觀的講,每個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但目前主流檢測方法是培養法、指示細胞法、NAT方法和生化法。幾種方法特點對比如下:

大家對這幾種方法并不陌生,其中生化法是基于支原體酶進行支原體檢測。活的支原體溶解后釋放大量能力代謝相關酶,與底物反應促進ADP轉化為ATP。通過熒光素酶法間接反應樣品中添加底物前后ATP的變化,進而判斷有無支原體污染和評估污染程度。
生化法支原體檢測典型的特征是能檢測活的支原體,檢測時間短。因此很多企業將該方法用于常規細胞樣品和培養過程樣品快速檢測,檢測陽性樣品可以借助更準確的方法進行確認,如培養法或者NAT方法。
MycoAlert支原體檢測試劑盒,20分鐘簡單快速出結果。
目前行業內經典的生化法支原體檢測試劑盒MycoAlertTM來自Lonza。

MycoAlert™支原體試劑盒搭配Lucetta™2支原體檢測儀,可以對180多種支原體以及細胞培養物6大支原體污染進行快速、靈敏的污染篩查。通過對加入底物前(讀值A)和加入底物后(讀值B)發光變化,計算B/A比值來判斷是否為支原體污染和評估污染程度大小[6]。

產品特點
簡單快速:20分鐘拿到檢測結果
應用方便:細胞上清與試劑混合,兩次讀值,計算比值即可
應用廣泛:可檢測所有常規的支原體和無膽甾原體的污染,適用于多種樣品類型
靈敏度佳:能達到50cfu/mL靈敏度,可有效避免假陰性結果
多種選擇:不同規格試劑盒可供選擇
整體方案:試劑盒中含有實驗所需試劑,可以搭配Lucetta™2系統,方便使用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