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騰拔質構儀助力浙江大學在Food Chemistry發(fā)表關于番茄的期刊論文
浙江大學園藝系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區(qū),IF:8.5)發(fā)表了題為"Enhancing post-harvest quality of tomato fruits with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zinc oxide nanocomposites: A study on biocompatibility,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carotenoid enhancement"的研究性論文。在該論文中,研究人員利用上海騰拔Universal TA質構儀用于測定番茄的硬度。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將殼寡糖(COS)和氧化鋅納米粒子(ZnO NPs)結合形成的一種新復合物,命名為殼寡糖-氧化鋅納米復合物(COS-ZnO NC),用于提升采后儲存期間番茄的品質。SEM分析顯示COS-ZnO NC膜在番茄表面均勻分布,表明較高的生物相容性。FTIR光譜證實COS和ZnO NPs通過氫鍵相互作用。COS-ZnO NC對番茄采后品質具有積極作用,包括顯著減少的水分流失、更少的皮膚褶皺、增加的糖/酸比率和提升的維生素C和類胡蘿卜素積累。而且,COS-ZnO NC引起類胡蘿卜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轉錄和促進類胡蘿卜素在色質體中的儲存。這些結果表明COS-ZnO NC膜能夠顯著改善番茄的品質特性,可潛在用于番茄的采后儲存。
圖形摘要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番茄的表皮和內部區(qū)域的硬度,包括中心柱、表皮、小柱和室腔組織。隨著果實的成熟,可溶性固體在隔間中的增加導致硬度的下降。特別是,從綠色階段到變色階段,再到成熟階段,番茄的外皮膚和小柱的硬度逐漸降低。1、4、7天后,相比對照組,COS-ZnO NC應用導致番茄可辨識地變軟。10、12和14天后,兩個處理組的硬度無顯著性差異。在從綠色變熟階段(第一天)到變色階段(第四天)進程中,復合物處理的果實硬度發(fā)生顯著下降,然后在變熟的后期階段維持穩(wěn)定。
圖D番茄表皮赤道表面的硬度;圖E 番茄中間欄的硬度;圖F 番茄室腔組織的硬度
原文下載鏈接
相關產(chǎn)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