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是國重工業基地區域水土污染問題突出,由于工業廢物排放和農業污水灌溉的歷史原因。嚴重制約了老工業基地的社會經濟發展。中科院沈陽生態所結合“東北振興科技行動計劃”重大專項“遼河流域生態建設總體規劃與綜合治理模式示范”與遼河油田華油實業公司合作,發明了生物—物化協同的稠油污水處置工藝,解決了遼河油田稠油污水達標排放的難題。
地球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面臨新的壓力和挑戰,經濟發展顯現巨大的活力和動力的同時。因此,生態環境的研究將面臨重要機遇。科研人員對問題的認識要在已有目標定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重視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基礎性、前瞻性研究,更加關注生態平安與生命安全的聯系、與人們生命健康之間的聯系。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102課題組的研究效果(第317卷5841期1061-1064頁)這是該課題組繼20032006之后第三次在科學》上發表論文。楊學明和張東輝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實驗室自行研制的先進的氫原子里德堡態飛行時間譜—交叉分子束儀器(國內獨此一家)觀測到F*+D2反應。標明波恩-奧本海默近似的圖像對于F+D2反應是不適用的發現在低碰撞能下激發態氟原子的反應性居然比基態氟高出很多。
波恩-奧本海默近似”理論化學重要的近似。一般動力學理論研究都基于這個模型。根據“波恩-奧本海默近似”激發態氟原子F*與D2化學反應是不應發生的確立分子勢能面概念的前提條件。
由于氟原子束中激發態氟原子濃度和基態氟原子濃度的相對比例對于這項研究至關重要。采用了真空紫外同步輻射光直接電離方法對這一比例進行了的丈量。美國馬里蘭大學Alexand教授等人用多個耦合的勢能面進行全量子散射的動力學計算,所以該課題組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的盛教授合作。給出這一重要非絕熱動力學過程的的物理圖像。
非絕熱動力學是目前分子反應動力學的一個熱門課題。對于進一步理解這一重要化學激光體系的反應機理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也是化學理論的前沿。這一研究成果是物理化學中的一項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的突破。同時也標志著我國在非絕熱動力學研究方面處于前列。
中科院的科研機構需要思考的如何面向未來。路甬祥說: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面臨巨大發展的時代。將有包括中國人口在內的20億~30億人邁入現代化。從上來看,今后50年。信息化、網絡化、化發展的趨勢依然不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影響改變了生活方式和創新方式,而且信息技術自身還在不時醞釀著新的突破;生態環境、能源將要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時代;人類不只要進行太空探索,更要走向海洋;生物技術從原來比較集中關注提高農業產量、解決醫療健康問題,發展到利用動植物生產各種高附加值的藥物或其他生化產品…這些變化要求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不時思考、不時學習、不時加強戰略研究,不時作出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的貢獻。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