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和美國內華達癌癥研究所聯合執行一項合作性抗癌研究,開發出一類新的特異地靶向多能性癌細胞的LSD1抑制物,其中LSD1是一種在很多腫瘤中高度表達的組蛋白去甲基酶。這類抑制物是由9種結構類似的化學物組成,它們在體外能夠抑制LSD1的酶活性---當中zui有效的是CBB1003和CBB1007。
這種前沿性研究結合了三個研究小組的努力,其中就包括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學和化學技術部門副教授Tao Ye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這次突破可能有助于選擇性移除癌干細胞 (cancer stem cell,譯者注:也常譯作腫瘤干細胞或癌癥干細胞),潛在性地提供一種*癌癥的新策略。
癌癥是中國和*人們死亡的一種主要原因,但是人們很難去除存在的癌癥起始細胞/癌干細胞(cancer initiating cells/cancer stem cells)。盡管癌干細胞存在的數量非常少,但是它們能夠增殖和自我更新,因而是多能性的和多向分化的,也就是它們有能力分化為組成全部腫瘤塊的各種更加異質的癌細胞。作為干細胞,它們更加能夠抵抗大多數常規的抗癌治療如化療或放療,因為它們在細胞周期調控和DNA修復過程中存在差別。在常規癌癥治療后,它們也作為腫瘤轉移和抗藥物治療的復發性癌癥的來源。當前,還沒有化學抑制物或其他試劑能夠特異性地和選擇性地靶向癌干細胞。開發靶向癌干細胞的化合物是治療惡性癌癥的迫切需求。
根據Ye博士的觀點,新的LSD1抑制物具有潛在的臨床應用:它們能夠被用治療惡性生殖細胞瘤如畸胎瘤、胚胎瘤(embryonic carcinoma)、精原細胞瘤、絨毛膜瘤和卵黃囊瘤。這些腫瘤通過手術或順鉑(cis-platinum)進行治療,但是在初始治療后,這些腫瘤總是變得能夠抵抗順鉑藥物。迄今為止,LSD1抑制物對這些具有干細胞性質的多能性癌細胞是高度有效的。LSD1抑制物可能也能夠被用來移除干細胞治療期間產生的畸胎瘤/胚胎瘤。干細胞或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iPSC)治療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胚胎干細胞或誘導性多功能干細胞在受者器官中不*分化產生胚胎瘤/畸胎瘤。因為LSD1抑制物選擇性地抑制這些多能性胚胎瘤和畸胎瘤,所以LSD1抑制物可能有助于確保干細胞治療的成功應用。更重要的是,因為畸胎瘤/胚胎瘤是多能性癌干細胞,研究人員將會去研究其他器官特異性的癌癥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和腦癌的癌干細胞是否也對LSD1抑制物敏感。進一步研究表明LSD1抑制物也能夠被用來抑制很多癌干細胞樣細胞諸如乳腺癌和卵巢癌。
作為一名化學生物學領域的科學帶頭人,Tao Ye博士已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的大量資金資助。從2010年開始,他已在影響因子大于5的*研究期刊上發表12篇原創性研究論文。
Tao Ye博士的抗癌藥物項目也得到方樹福堂基金會(Fong Shu Fook Tong Foundation)和郭謝碧蓉基金會(Joyce M. Kuok Foundation)的慷慨資助。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