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中藥飲片的炮制過程都由一些經驗豐富的老藥工把握,這一感官評價方式存在其局限性,如藥典中對“氣清香”“焦香氣”等的描述,過于主觀和模糊,而電子鼻可以較好地將中藥炮制過程中的“氣味”進行量化表達。電子鼻(又稱氣味指紋分析系統),主要利用多個具有不同性質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傳感器組合成傳感器陣列,結合特定的智能自學習、自辨識模式識別算法構建的一類嗅覺仿生系統。主要進行區分、辨識不同的氣體樣本,可以表征樣品在不同的原料產地、不同的收貨時間、不同的加工條件、不同存放環境等多變量影響下的綜合質量信息。電子鼻作用于檢測含有揮發性物質的液體、固體、半固體等各類樣品。
運用上海保圣CNose電子鼻、氣相色譜技術、人工評價3種方法綜合分析了紅參、鮮品人參及清蒸人參的氣味特點,并追蹤了紅參在制作過程中的香氣特征的變化。運用電子鼻技術快速、準確地鑒別了姜黃連、酒黃連、萸黃連,經LDA判別,識別率高達96.4%。采用電子鼻對8味酒制中藥炮制前后的氣味進行采集分析,將不同炮制品的氣味差異數據化、可視化,所建立的判別模型經檢驗正判率達到96.7%。
運用上海保圣CNos電子鼻技術區分了益智仁生品及其炮炙品(清水炒、鹽炙)。既然諸多研究表明電子鼻能夠識別同一品種不同炮制品之間的“氣味”差異,那么炮制品“氣味”與“內在成分”之間的相關性研究勢必成為下一階段的熱點。對同一批山楂樣品進行不同時間的炒制,采用電子鼻獲取其氣味傳感器響應值,發現山楂炮制過程中氣味的變化與5-HMF含量的變化有關,并推斷糖降解反應及美拉德反應可能是山楂炮制過程氣味變化的作用機制之一,該研究從飲片炮制過程中引起氣味變化的物質基礎出發,從新的角度為解釋炮制機理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中藥炮制“火候”的客觀量化研究,不僅有助于完善與質量相關的性狀指標以及炮制輔料的檢查與測定,而且有助于建立適合中藥飲片的質量標準,即填補藥典的空白。
CNose電子鼻在中藥領域中的應用有:
1中藥材質量控制包括中藥材氣味指紋圖譜的建立,中藥材采收期的研究,中藥材產地鑒別,中藥材生長環境地鑒別。
2評價中藥材的炮制工藝
3中成藥及其中間品質量評價
4中藥氣味掩蓋效果評價
5輔助中藥安慰劑研發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