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總共有41篇文獻發(fā)表。本期,我們從發(fā)布的41篇文獻中,整理了8篇前沿文獻供您參考閱讀。
文獻1
Reyes et al. Utility of Acute and Subacute Blood Biomarkers to Assist Diagnosis in CT Negative Isolated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血液生物標志物GFAP和UCH-L1最近被FDA批準作為輕度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mTBI)后CT上顱內病變的預測指標。然而,絕大多數mTBI病例都是CT陰性,并且沒有生物標志物被批準用于協(xié)助這些個體的診斷。在這里,他們的目的是確定血液生物標志物的最佳組合,以協(xié)助在受傷后6小時內出現ED的50歲以下健康成年人的mTBI診斷。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將IL-6添加到一組腦特異性蛋白質(如GFAP和UCH-L1)中,可能有助于50歲以下成年人mTBI的急性診斷。
/early/2023/10/03/WNL.0000000000207881.abstract
文獻2
Taylor et al.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LINE-1 ORF1p as a specific multi-cancer biomarker
Simoa Homebrew用于檢測血漿中原子摩爾(10-17 M) ORF1p(長分散元件-1 (LINE-1)開放閱讀框1蛋白)濃度。ORF1p是一種轉座因子蛋白,在癌變過程中在癌和高危前體中過度表達,而在正常組織中表達可忽略,這表明ORF1p可能是一種高度特異性的癌癥生物標志物。
初步結果表明,血漿ORF1p有望用于卵巢癌的早期檢測,提高多分析物面板的診斷性能,為胃食管癌提供早期治療反應監(jiān)測,并可預測胃食管癌和結直腸癌的總生存率。因此,ORF1p可能成為一種多種癌癥的生物標志物,具有潛在的疾病檢測和監(jiān)測用途。
文獻3
Feizpour et al. Two-Year Prognostic Utility of Plasma p217+tau across the Alzheimer's Continuum
一項使用Janssen p-tau217的前瞻性觀察隊列研究。他們得出結論:與PET選擇參與者相比,使用p217+tau單獨選擇MCI或輕度癡呆患者進行臨床試驗的成本可以大幅降低,該試驗旨在減緩兩年以上的認知能力下降。在臨床前AD試驗中,如果將p217+tau用作PET A +或T+的預篩選措施,則可以顯著節(jié)省成本,但在MCI/輕度癡呆試驗中,這可能會增加測試成本和測試所需參與者數量。
/37874105/
文獻4
Yun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f 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as a biomarker for hypoxia-induced neuronal injury in dogs
NfL在獸醫(yī)研究中的應用。
文獻5
Klappe et al. Neurodegenerative biomarkers outperform neuro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在肌性側索硬化癥(ALS)中,沒有確定的生物標志物來明確診斷或可靠地預測預后。然而,近年來,肌側索硬化癥中出現了神經炎癥的證據。腦脊液的蛋白質組學已經鑒定出參與神經炎癥過程的蛋白質,其中小膠質細胞激活的生物標志物CHIT1被研究得最多。在這項研究中,他們旨在比較ALS患者和對照組腦脊液和血液中反映神經軸突變性(NfL和pNfH)和神經炎癥(CHIT1和MCP-1)的潛在生物標志物的診斷和預后表現,以及縱向軌跡。僅用Simoa測定血漿和血清NfL。他們認為,作為ALS的潛在診斷和預后生物標志物,神經軸突變性的生物標志物優(yōu)于神經炎癥的生物標志物。重要的是,血清NfL的診斷性能與CSF NfL相當,表明在ALS的診斷工作中可以分析血清NfL而不是CSF NfL。
/10.1080/21678421.2023.2263874
文獻6
Toorell et al. Neuro-Specific and Immuno-Inflammatory Biomarkers in Umbilical Cord Blood in 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樣本類型:臍帶血。
該研究的目的是評估與健康對照相比,圍產期窒息伴或不伴缺氧缺血性腦病(HIE)患者出生時臍帶血中的神經元損傷和免疫炎癥生物標志物,并評估其預測缺氧缺血性腦病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懷疑嬰兒在出生時發(fā)生窒息,就使用臍帶血,并區(qū)分有無神經損傷。
與對照組相比,GFAP、tau、NFL和幾種細胞因子在中度和重度HIE新生兒中顯著升高,并提供HIE II/III(腦損傷)的中度預測。此外,與PA/HIE(不嚴重)患者相比,HIE II/III患者(嚴重病例)的GFAP、tau、IL-6和IL-8(細胞因子)水平更高。
/37778335/
文獻7
Klitholm et al. 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 early prognostic biomarkers after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檢測了昏迷院外心臟驟停(OHCA)患者血清NfL和GFAP的預后表現。其他論文顯示NfL和GFAP是OHCA的良好預后指標,但這篇論文的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研究了這些測量的可靠性,研究了這些測量是否可以從實驗室轉化到臨床。
在達到目標體溫33±1℃后24、48和72小時采集82例患者的血液樣本,檢測NfL和GFAP血清值(OHCA后和重癥監(jiān)護病房入院時,患者體溫降低以減少腦損傷,即33℃)。預后差(CPC評分3-5分)患者的NfL和GFAP值明顯高于預后好(CPC評分1-2分)患者。
他們還將預后表現與標準方法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進行了比較。NfL和GFAP預測48 h預后均優(yōu)于NSE (p < 0.01)。72h時,NfL優(yōu)于NSE (p = 0.01), GFAP優(yōu)于NSE (p = 0.01)。
/37778613/
文獻8
Cooper et al. Age specific reference intervals for plasma biomarkers of neurodegeneration and neurotrauma in a Canadian population
900份3-79歲男性和女性血漿標本中Aβ42/40、NfL和GFAP (N4PE)和p-tau181的年齡匹配值。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