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騰拔Universal TA質構儀助力蘇州大學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Q2,IF:4.8)發表了題為"Fabrication of Black Silicon Microneedle Arrays for High Drug Loading"的研究論文。
硅微針(Si-MN)具有創傷小、容易加工和應用等特點,是經皮給藥藥物遞送的一種有前景的策略。傳統的Si-MN陣列經常通過使用微機電系統(MEMS)過程來制備,價格昂貴,不適合大規模制造和應用。另外,硅微針具有一個光滑的表面,使其很難實現高劑量藥物遞送。研究人員證實了一個固體策略來制備具有超親水表面和可用于高藥物運載的一種新型黑硅微針(BSi-MN)貼片。提出的策略包括普通硅微針簡單制備和黑硅納米線的隨后制備兩部分。首先,通過激光制圖和堿腐蝕組成的一個簡單方法來制備普通的硅微針。然后,通過銀催化化學腐蝕在普通硅微針表面制備納米線結構,從而形成BSi-MNs。研究人員詳盡探究了銀納米粒子沉積期間銀離子和氫氟酸濃度以及銀催化化學腐蝕期間氫氟酸/氫氟酸+過氧化氫比例對BSi-MNs形態和性質的影響。
研究發現,最終制備好的BSi-MN貼片具有優異的藥物運載能力,在相同面積下其運載能力是普通Si-MN貼片的兩倍多,而且具有可媲美的力學性能來用于實際皮膚穿刺。另外,BSi-MNs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當用于皮膚上時,可以抑制細菌生長和消毒被感染部位。
BSi-MN陣列形成示意圖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上海騰拔Universal TA質構儀(微針強度測定儀)用于測試硅微針的力學性能。用探頭垂直下壓微針陣列直至微針斷裂或倒塌。研究發現,BSi-MNs具有與Si-MNs相似的力學強度,且在測試過程中未發現斷裂。這說明黑硅納米絲結構對硅微針的力學強度沒有顯著影響。
Si-MN和BSi-MN位移-力曲線圖
原文下載鏈接
Fabrication of Black Silicon Microneedle Arrays for High Drug Loading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