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茜草科植物紅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et Pitard的干燥塊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略燙,干燥。
【性狀】本品略呈紡錘形,偶有分枝,稍彎曲,長3-10cm,直徑0.6-1.2cm。表面紅褐色或紅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上端常有細小的莖痕。質堅實,斷面皮部紅褐色,木部棕黃色。氣微,味甘、微辛。
【鑒別】(1)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韌皮部寬廣。
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束斷續徑向排列,近形成層處者由數列導管組成,漸向內呈單列或單個散在。射線較寬。薄壁組織中散在含草酸鈣針晶束的黏液細胞和含紅棕色物的分泌細胞。
(2)取本品粉末1g,置試管中,加水10ml,煮沸10分鐘,濾過,濾液加氫氧化鈉試液1滴,顯櫻紅色,再滴加鹽酸酸化后,變為橙黃色。
(3)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30ml,浸漬1小時,濾過,濾液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鹽酸1ml,加熱回流30分鐘,立即冷卻,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紅大戟對照藥材3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咬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 )-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氨蒸氣中熏后,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
飲片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與歸經】苦,寒;有小毒。歸肺、脾、腎經。
【功能與主治】瀉水逐飲,消腫散結。用于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咳喘,二便不利.癰腫瘡毒,瘰疬痰核。
【用法與用量】1.5-3g,人丸散服,每次1g;內服醋制用。外用適量,生用。
【注意】孕婦禁用。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