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豆科植物皂莢C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全年均可采收,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
【性狀】本品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刺。主刺長圓錐形,長3-15cm或更長,直徑0.3-1cm;分枝刺長1-6cm,刺端銳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體輕,質堅硬,不易折斷。切片厚0.1-0.3cm.常帶有尖細的刺端;木部黃白色,髓部疏松,淡紅棕色;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
【鑒別】(1)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有時可見單細胞非腺毛。皮層為2-3列薄壁細胞,細胞中有的含棕紅色物。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排列成環,纖維束周圍的細胞有的含草酸鈣方晶,偶見簇晶,纖維束旁常有單個或2-3個相聚的石細胞,壁薄。韌皮部狹窄。形成層成環。木質部連接成環,木射線寬1-2列細胞。髓部寬廣,薄壁細胞含少量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乙酸乙酯10ml振搖提取,取乙酸乙酯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皂角刺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10ul、對照藥材溶液5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濃氨試液(9:1:0.2)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飲片
【炮制】除去雜質;未切片者略泡,潤透,切厚片,干燥。
【鑒別】同藥材。
【性味與歸經】辛,溫。歸肝、胃經。
【功能與主治】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于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用法與用量】3-10g。外用適量,醋蒸取汁涂患處。
【貯藏】置干燥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