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診斷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體液、細胞、組織等人體樣本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主要分為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微生物診斷等。體外診斷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上游為體外診斷原料,中游為儀器和試劑,下游為醫院、體檢中心、疾控中心、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等。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A股市場已有9家體外診斷上市公司發布了今年一季度業績,9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平均增幅為15.13%,其中,科華生物、迪瑞醫療、透景生命、安圖生物、賽科希德在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由于2020年至2022年期間多家企業的新冠檢測業務占比較大,若以2019年一季度的數據做比較,則有8家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正增長。
近年來體外診斷技術快速發展,市場對這一技術的認知度快速提升。今年一季度新冠檢測業務銳減,實現凈利潤增長的企業主要源于常規業務的高增長。體外診斷市場仍在快速擴容,未來將是醫療器械市場中規模大、增速高、市場額逐年擴大的優質賽道。
體外診斷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體液、細胞、組織等人體樣本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主要分為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微生物診斷等。體外診斷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上游為體外診斷原料,中游為儀器和試劑,下游為醫院、體檢中心、疾控中心、第三方獨立實驗室等。
從全球市場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日本。其中,北美占據40%以上的市場額,西歐占20%,日本占9%,三者合計占全球體外診斷市場的比例約為70%以上。中國等新興市場目前占比較小,但正成為發展最快的區域。
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鼓勵政策,促進化學發光、基因檢測等體外診斷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究和轉化,并推動實現癌癥等重大疾病的早篩早診。陳鐵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政策持續鼓勵體外診斷前沿技術落地與轉化,且下沉市場滲透空間充足。根據機構預測,我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1698億元增至2027年的2428億元,市場前景可觀。能持續提升產品性能、進行技術創新、競爭力突出的企業有望持續享受高增長紅利。”
很多醫療生物公司都在積極推進體外診斷相關產品的生產,我國也將在未來幾年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博邁倫醫療有限公司作為抗體抗原體外診斷(IVD)試劑原料供應商,致力于為健康事業發展貢獻科技力量,擁有高效、快速抗體表達平臺及配套超萬種基因庫,以及高通量/高庫容/高多樣性的噬菌體抗體建庫與篩選平臺。
博邁倫不斷創新,持續優化產品及技術服務,業務覆蓋IVD原料前置開發、神經免疫性抗體、體外診斷相關的工具酶、免疫抗體、抗原、科研化工原料及化學試劑等相關技術服務。
我們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整合資源,以技術研發為基石,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售前、售后服務,以及穩定的服務產品,打造國內一站式原料供應商。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