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標準修訂背景及實施時間
近幾年,國內外頻發的食源性疾病給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社會、經濟帶來嚴重危害,食源性疾病已成為不斷擴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關注。而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是導致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預防和控制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是食品安全風險管理的重點內容。
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強化食品生產、加工和經營全過程管理,助推行業提升管理水平和健康發展。我國在2013年制定和發布的《食品中致病菌*》(GB 29921-2013)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兩部新的食品致病菌*,分別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散裝即食食品中致病菌*》(GB 31607-2021)和本文討論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GB 29921-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散裝即食食品中致病菌*》(GB 31607-2021)標準將于2022年3月7日實施。
02、標準具體變化一覽表
表1:《GB 29921-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變化情況
表2:《GB 31607-202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散裝即食食品中致病菌*》 全新
總體來說,GB 31607-2021散裝即食食品中致病菌*是全新增加,包含了5種致病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胞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
而GB 29921-2021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與2013版比較,主要變化:修改了標準名稱、范圍描述、應用原則描述,增加了乳制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兩大類食品,以及增加了“附錄A 食品類別(名稱)說明”,致病菌檢測項目新增“致瀉大腸埃希氏菌、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 ”,此外,即食果蔬制品和冷凍飲品這兩類食品新增“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測項目。
03、根據新標準提供的產品方案
為了保證檢測的準確性,針對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胞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克羅諾桿菌屬(阪崎腸桿菌) 這些致病菌 ,壇墨質檢商城均可以提供相應的標準菌株和質控樣品菌株,來為食品企業和實驗室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