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閩東本草》
【拼音名】Máo Dà Dīnɡ Cǎo Gēn
【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Pilose Gerbera
【別名】白頭翁、白花白頭翁、兔耳風根、小一枝箭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erera piloselloides Cass.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去凈莖葉泥沙,曬干。
【原形態】毛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根莖短而粗壯,密被白色綿毛;須根多數,暗褐色。葉基生;有短柄;葉片質軟而厚,長圓形或倒卵形,長5-10cm,寬2.5-4.5cm,先端鈍圓,基部楔形,邊緣全緣,幼時上面具柔毛,老時脫落,下面密被白色綿毛。花莖直立,單生,高10-40cm,被淡褐色綿毛;頭狀花序單生于花莖頂端,直徑約3.5-cm;總苞片2層,條狀披針形,外層稍短,背面密被淡褐色綿毛;舌狀花白色,雌性,二唇形,外唇伸長,3齒裂,內層細小,2深裂;筒狀花兩性,花冠稍二唇形。瘦果條狀披針形,長約5mm,稍扁,有縱肋和細柔毛,喙在花時極短,成熟時則與瘦果等長;冠毛長約1cm,淡紅色,有光澤?;ㄆ?-6月。
【化學成份】根含毛大丁草酣(piloselloidal),毛大丁草酮(piloselloidone),羥基異毛大丁草酮(hydroxyisopiloselloidone),環毛大丁草酮(cyclopi-loselloidone)和去氧去氫環毛大丁草酣(desoxldehydrocyclopi-loselloidone)[1]。
【性味】味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理氣和血。主痢疾;乳蛾;痄肋;4胞脅痞氣;疝氣;瘰疬;便血;尿血;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鮮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