鉬酸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鉛是試劑級鉬酸銨金屬雜質*質量控制指標。準確測定鉬酸銨中痕量鉛,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都比較困難。本文研究了以磷酸二氫銨和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采用塞曼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鉬酸銨中痕量鉛,結果符合一般分析要求。
1實驗部分
1.1儀器及工作條件
PerkinElmer AA8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THGA石墨爐;PerkinElmer鉛空心陰極燈;平臺石墨管;自動進樣器(有自動在線稀釋功能);PerkinElmer AA Winlab控制軟件。
儀器參數:測定波長283.3 nm;燈電流8 mA;光譜通帶0.7 nm;進樣量20 mL;基體改進劑磷酸二氫銨5 mL,基體改進劑硝酸鎂3 mL;氬氣量250 mL/min。
石墨爐工作程序見表1。
表1石墨爐工作程序
石墨爐 升溫程序 | 溫度 (℃) | 升溫時間 (s) | 保溫時間 (s) | 氬氣流速(mL/min) |
預干燥 干燥 灰化 原子化 凈化 | 110 130 850 1600 2450 | 1 15 10 0 1 | 30 30 20 5 3 | 250 250 250 0 250 |
1.2試劑
鉛標準儲備溶液(1000 mg/L);鉛標準工作溶液(使用時用0.2%硝酸逐級稀釋配制);基體改進劑硝酸鎂(1000 mg/L),基體改進劑磷酸二氫銨(10000 mg/L)。所用試劑均為優級純,實驗用水為二次去離子水。
1.3鉬酸銨預處理
準確稱取1 g鉬酸胺,加水20 mL,加熱沸騰,冷卻后,用二次去離子水稀釋至100 mL。
1.4 標準工作曲線繪制及樣品測定
根據鉛的線性范圍,配制80 mg/L Pb標準工作溶液,利用自動進樣器在線稀釋功能自動配制工作標準系列,在儀器工作條件下在線分析,并通過AA Winlab軟件直接得到標準工作曲線,然后吸取樣品溶液,進行測定。
2結果與討論
2.1石墨爐測定條件的選擇
2.1.1光譜通帶的選擇
實驗發現光譜通帶對鉛的測定有影響,過大或太小的光譜通帶,都影響鉛的信噪比,通過比較,采用0.7 nm光譜通帶。
2.1.2干燥溫度的選擇[1]
因被測樣品中含大量的水分,故分二步進行干燥。先采用略高于水沸點的溫度110℃,作為干燥溫度,依據進樣量28 mL,干燥時間選為30 s,以避免暴沸和冒泡。第二步干燥為130℃,干燥時間選為30 s,保證樣品充分干燥。
2.1.3基體改進劑與灰化溫度
提高灰化溫度,有利于消除干擾基體。鉛屬于易揮發元素,通常情況下,*灰化溫度為500℃[2];以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灰化溫度為700℃[3];以磷酸二氫銨作為基體改進劑,*灰化溫度為800℃[3];以磷酸二氫銨和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灰化溫度可提高至850℃[4]。因此,選擇磷酸二氫銨和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有利于消除干擾基體。
2.1.4基體改進劑與原子化溫度
據文獻報道,以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原子化溫度為1600℃[3];以磷酸二氫銨作為基體改進劑,*原子化溫度為1300℃[3];以磷酸二氫銨和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 原子化溫度可提高至1600~2000℃[4]。實驗結果發現,采用磷酸二氫銨和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原子化溫度在 1600~1800℃,測定信噪比*,考慮到延長石墨管使用壽命,將原子化溫度定為1600℃。
2.1.5基體改進劑與原子化吸收峰
將灰化溫度定為850℃,原子化溫度定為1600℃,實驗結果發現,無基體改進劑時,鉛標準原子化吸收峰為雙峰,鉬酸銨中鉛原子化吸收峰為拖尾峰;以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鉛的原子化吸收峰無明顯改善;以磷酸二氫銨作為基體改進劑,鉛的原子化吸收峰得到明顯改善,呈現單峰,無拖尾現象,半峰寬縮小一半以上;以磷酸二氫銨和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峰形與以磷酸二氫銨作為基體改進劑時相似,信噪比優于采用磷酸二氫銨作為基體改進劑。
2.2回收率
在上述實驗工作條件下,以0.05 mg磷酸二氫銨和0.003 mg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取試樣10份,分兩組進行追加標準實驗。分別加入鉛元素標準10 mg/L和20 mg/L,進行分析方法的回收率試驗,表2結果顯示,Pb的加標回收率為95%~104%,說明本方法具有較好的準確度。
表2 回收率試驗
被測元素 | r/(mg·L-1) | 回收率/% | |
加標量 | 測定值 | ||
Pb | 10.00 | 9.52 | 95.2 |
Pb | 20.00 | 20.64 | 103.2 |
2.3精密度
依照上述的實驗工作條件,取兩種批號的鉬酸銨各5份,考察方法的精密度,實驗結果見表3。表中顯示采用本方法測定鉬酸銨中的鉛,元素含量的精密度均在5%以下,表明此方法能夠滿足分析要求。
表3 鉛元素含量測定的精密度試驗
樣品 編號 | 含量r/(mg·L-1) | 標準偏差/(mg·L-1) | RSD/% | |||||
測定值 | 平均值 | |||||||
1 | 11.2 | 11.9 | 12.4 | 10.7 | 11.5 | 11.5 | 0.65 | 6 |
2 | 20.4 | 20.9 | 21.6 | 19.7 | 19.5 | 20.4 | 0.86 | 4 |
3 結語
應用塞曼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鉬酸銨中的鉛,以磷酸二氫銨和硝酸鎂作為基體改進劑,消除了基體干擾,獲得滿意結果。
4 參考文獻
[1] 馬毅紅.塞曼效應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飲用水中痕量鉛[J].惠州學院學報,2002(3):29-32.
[2] 穆家鵬.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手冊[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出版,1989.242.
[3] 毛志瑛.石墨爐法測定鉛的基體改進劑選擇[J].干旱環境監測,2001,15(3):139-141.
[4] 劉亞玲.塞曼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環境水樣中的痕量鉛[J].化學工程師,2003,98(3):28-29.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