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 | 培養皿是一種用于微生物或細胞培養的實驗室器皿,由一個平面圓盤狀的底和一個蓋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它zui初由在德國生物學家羅伯特·科赫手下工作的細菌學家朱利斯·理查德·佩特里(Julius Richard Petri,1852-1921)于1887年設計,故又稱為“佩特里皿”。培養皿質地脆弱、易碎,故在清洗及拿放時應小心謹慎、輕拿輕放。使用完畢的培養皿zui好及時清洗干凈,存放在安全、固定的位置,防止損壞、摔壞。 |
---|---|
儀器、耗材 | 培養皿 培養板 |
實驗步驟 | 去除培養基 1.把培養皿或培養板放到工作臺的一側. 2.開抽氣泵. 3.挑出未加棉寒的吸管捅到抽氣泵的吸氣導管上. 4.把培養皿或培養板放到工作區中央. 5.去掉培養皿或培養板的蓋子,口朝上放到培養皿或培養板的后面. 6.要盡可能在靠近底部拿起培養皿。小心不要碰到培養皿邊緣和不要使手經過敞口的。 計算機生成了可選文字: 培養皿或其蓋上(經過練習,可以在不*去掉蓋子的情況下很好地把蓋子打開,并傾斜培養皿以便于除去舊培養基,這比起前面講的方法既快又安全). 7.傾斜培養皿,除去培養基.若無抽氣泵,將用過的培養基棄入廢液燒杯中。 8.重新蓋好蓋子. 9.把培養.皿移到工作區與那些未處理的培養皿相對的一側. 10.按同樣的方法處理其余的培養皿和培養板. 11.棄去吸管,關閉抽氣泵. 添加培養基或細胞 1. 把必需的試劑瓶放到合適的位置,并把即將使用的試劑瓶的蓋子松開. 2.把培養皿放在工作區中心. 3.拿掉瓶蓋,用吸管從試劑瓶中吸液. 4.把培養皿的蓋子放到培養皿后面. 5.輕輕地于培養皿的一邊在基底部直接注入培養基. 6.蓋上培養皿蓋子. 7. 把培養皿放到原來放置的一側.注意不要讓培養基進入蓋子和底部間的微小空間. 8. 按同樣步驟給第二個及其余培養皿添加培養基. 9.棄去吸管. 同樣,經過練習,你會像去除培養基那樣,不需去掉蓋子就可完成添加培養基 |
注意事項 | 由于以下原因,培養皿和多孔培養板特別容易受到污染. 1.培養皿口的暴露的表面積較大。 2.操作開口的培養皿時,有碰到培養皿邊緣的危險。 |
其他 | 如今市場上有玻璃板和玻璃皿。 1、玻底多孔培養板與玻底皿具有相同的玻底和光學特性,允許研究者使用高批量生產,高通量篩選,珍貴試劑使用的量更少; 2、多孔玻底板的最da優勢是可以在同一塊板上在一致的條件下培養6,12,24,95孔培養物。多孔板適合高通量,高容量篩選領域。利用多孔板分析是流線型的,因為只需處理一個板(相對于用多個皿來說); 3、對一些領域來說,使用多孔板處理培養物變得簡單化(例如:發光)多孔板的孔徑更小,對于小體積的珍貴試劑來說是極其有效的; 4、玻底皿兼有平皿和蓋玻片的雙重特點: ①其底部的蓋玻片為透光性ji好的光學玻璃,透光性比塑料平皿好; ②底部蓋玻片厚度不大于0.17mm,適用于高倍鏡觀察和高質量成像; ③觀察時。細胞上方有液體覆蓋,不必加蓋玻片,因此能夠保持細胞等樣品不變形,不干燥,保持其原有形態; ④可以在皿中隨時加入或吸出液體,因此可以隨時對細胞進行洗滌或加刺激物等處理,利于維持細胞的生長和實驗操作; ⑤用倒置顯微鏡觀察細胞時,可以蓋著玻底皿蓋觀察,保持細胞的無菌狀態,利于細胞培養; ⑥節省試劑和細胞,簡化操作過程。 |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