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花了幾個小時在深的海洋峽谷中尋找生命的跡象,他確實發現了幾個奇怪的海洋動物。但在潛水相機無能為力的馬里亞納海溝深處,真正的科學探索行動正在揭開深海生物的神秘面紗。
與淺海水域相比,在海底峽谷深處發現大型生命形式并不多見。然而,異養微生物卻比較豐富,“類似于未被處理過的井水”,日本海洋地球科技機構的微生物學家、論文第一作者布浦拓郎(音譯)說。
海床的平均深度是4000米,而位于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谷底深度接近11千米。日本研究人員借助一臺遠程操控機器人,測量了峽谷谷底生命存活的溫度、鹽度以及海水的化學性質,發現海洋微生物的多樣性隨著深度而變化。基因指紋技術確認了基于不同基因的多種微生物,還能指出不同種群之間的豐度差異。
海洋里的無形生命無處不在,但是微生物在接近海面以及在海床上比較多見,因為這兩個區域比較容易找到食物。海洋是分層次的,溫暖的多鹽層在最上面,到海面以下400米,海水變得又冷又少鹽。最深處的水大概只有1攝氏度。
浮游植物基本都擁擠在表層海水中,因為陽光只能滲透到海面以下100米。化能自養菌或者微生物能將化合物硫和氨轉化為食物,其在微生物貧乏的深海區域中大量存在。
此次研究表明,到了深度6000米以下,取而代之的則是大量異養微生物了。結合其他研究,到目前為止,在如此之深的海底世界已經發現了所有類型(細菌、古菌、酵母、病毒等)的微生物。
研究人員說,峽谷深處的異養微生物可能從沉降的顆粒中獲取食物,這些沉降顆粒來自分解的糞便或灰塵,還有可能來自地震引發的山體滑坡等地質過程所釋放出來的富含有機物的沉積物。
“這些大型的滑坡和崩塌在有人類生命以來是非常罕見的,但這種地質事故在地質時間的標尺上發生得相當頻繁,且其釋放有機物的過程會非常漫長。”布浦拓郎說。另一個獨立團隊最近還在報告中稱,此處深海溝峽谷谷底沉積物所承載的微生物比附近的巨大海床要豐富得多。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