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坑法野外雙環單環注水試驗裝置現場試驗步驟
試坑法:
是在表層干土中挖一個一定深度(30-50厘米)的方形或圓形試坑,坑底要離潛水位3-5米,坑底鋪2一3厘米厚的反濾粗砂,向試坑內注水,必需使試坑中的水位始終高出坑底約10厘米。為了便于觀測坑內水位,在坑底要設置一個標尺。求出單位時間內從坑底滲入的水量Q,除以坑底面積F,即得出平均滲透速度v=Q/F。當坑內水柱高度不大(等于10厘米)時,可以認為水頭梯度近于1,因而K(滲透系數)=V。這個方法適用于測定毛細壓力影響不大的砂類土,如果用在粘性土中,所測定的滲透系數偏高。
折疊單環法:
是試坑底嵌入一個高20厘米,直徑35.75厘米的鐵環,該鐵環圈定的面積為1000平方厘米。鐵環壓入坑底部10厘米深,環壁與土層要緊密接觸,環內鋪2一3厘米的反濾粗砂。在試驗開始時,用馬利奧特瓶控制環內水柱,保持在10厘米高度上。試驗一直進行到滲入水量Q固定不變為止,就可以按下式計算滲透速度:v=Q/F,所得的滲透速度即為該松散層、巖層的滲透系數值。
折疊雙環法:
是試坑底嵌入兩個鐵環,增加一個內環,形成同心環,外環直徑可取0.5米, 內環直徑可取0.25米。試驗時往鐵環內注水,用馬利奧特瓶控制外環和內環的水柱都保持在同一高度上,(例如10厘米)。根據內環取的的資料按上述方法確定松散層、巖層的滲透系數值。由于內環中的水只產生垂直方向的滲入,排除了側向滲流帶的誤差,因此,比試坑法和單環法精確度高。內外環之間滲入的水,主要是側向散流及毛細管吸收,內環則是松散層和巖層在垂直方向的實際滲透。
當滲水試驗進行到滲入水量趨于穩定時,可按下式精確計算滲透系數(考慮了毛細壓力的附加影響):K(滲透系數)= QL/ F(H+Z+L)。
式中:
Q-----穩定的滲入水量(立方厘米/分);
F------試坑內環的滲水面積(平方厘米);
Z-----試坑內環中的水厚度(厘米);
H-----毛細管壓力(一般等于巖土毛細上升高度的一半)(厘米);
L-----試驗結束時水的滲入深度(試驗后開挖確定)(厘米)。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