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生化處理的調試主要是在微生物培養的基礎上進行的,根據微生物的好氧條件可分為好氧處理、同步好氧處理和厭氧處理,根據微生物的生長形態可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根據廢水和微生物的形態,可分為*混合型、序批式等,而反應器的形式又可分為更多的類型。
1、溫度
溫度在生化培養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各個生化反應系統和各個運行階段的溫度的測量和分析仍然對生化污泥的馴化和培養過程起著指導作用,并幫助管理者和運營者對系統的運行和管理做出正確而及時的判斷。
溫度很大地影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活性程度(包括厭氧、兼性和好氧)以及諸如溶解氧、通氣等的影響,同時影響生化反應的速率。不同類型的微生物在不同的溫度范圍內生長。根據微生物適應的溫度范圍,微生物可分為三類:中溫、高熱、高寒。中溫微生物的生長溫度為20~45℃,低溫好微生物在20℃以下,高溫好微生物在45℃以上。
一般廢水處理中主要是中等溫度的細菌進行生物需氧生物處理,生長和繁殖的最佳溫度為20℃~37℃。當溫度超過最高生物生長溫度時,會迅速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性,破壞酶系統,失去活性。在嚴重的情況下,微生物會死亡。低溫會降低微生物的代謝活性,進而停止生長繁殖,但仍保存其生命力。厭氧生物處理中溫甲烷細菌的最佳溫度范圍在20℃至40℃之間,高溫為50℃~60℃。厭氧生物處理通常使用33℃~38℃和50℃~57℃的溫度。
2、pH值
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pH適應范圍。例如,細菌、放線菌、藻類和原生動物的pH值從4到10不等。大多數細菌適合于中性和堿性環境(pH6.5至8.5),硫化物氧化劑喜歡生活在最適pH值為3的酸性環境中,也可以生活在pH值為1.5的環境中。大多數細菌適合于中性和堿性環境(pH6.5~7.5)。酵母和霉菌需要生活在酸性或酸性環境中。最適pH值為3.0和6.0,最適pH值為1.5~10。
在廢水生物處理過程中,維持最佳pH值范圍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當曝氣池中混合物的pH值達到9.0時,原生動物由活性變為停滯,細菌膠束的粘性物質解體,活性污泥的結構遭到破壞,處理效率明顯下降。當進水pH值突然降低時,曝氣池混合液呈酸性,活性污泥結構發生變化,二沉池中出現大量浮泥。
成熟的生物系統具有很強的抵抗沖擊負荷的能力,但如果pH值在很大范圍內變化,將影響反應堆的效率,甚至對微生物造成毒性,導致反應堆失效因為pH值。這種變化可能導致細胞電荷的變化,進而影響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微生物代謝中酶的活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