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L/每批藥品粉劑濕法混合制粒機
一,物料性狀
1. 物料的名稱: 藥品粉劑 ;
2. 處理方式或工藝: 加20%量乙醇和水進行制粒
制粒前物料狀態: 粉劑堆密度(0.25~0.3g/ml),粒度(80目)
3. 制粒后須達到的指標: 制粒后堆密度0.6~0.7 g/ml,粒度 40~60目
二,設備技術要求
1,設備處理能力
400L/每批
2,設備衛生級別
滿足GMP要求,密封墊片材質符合食品級要求,與物料接觸部分鏡面拋光, 可在線清洗。
3,設備材質
304不銹鋼
4,電氣要求
防爆, 380V工業電機,防護等級IP55,絕緣等級F。
5,自控要求
PLC自控, 混合,切碎頻率和時間連鎖控制,粘合劑進料速度流量可控,設備安全故障報警保護。
(一)制粒機理
1.粒子間的結合力
制粒時多個粒子粘結而形成顆粒,Rumpf提出粒子間的結合力有五種不同方式[10]:
(1)固體粒子間引力 固體粒子間發生的引力來自范德華力(分子間引力)、靜電力和磁力。這些作用力在多數情況下雖然很小,但粒徑<50μm時,粉粒間的聚集現象非常顯著。這些作用隨著粒徑的增大或顆粒間距離的增大而明顯下降,在干法制粒中范德華力的作用非常重要。
(2)自由可流動液體(freely movable liquid)產生的界面張力和毛細管力 以可流動液體作為架橋劑進行制粒時,粒子間產生的結合力由液體的表面張力和毛細管力產生,因此液體的加入量對制粒產生較大影響。液體的加入量可用飽和度S表示:在顆粒的空隙中液體架橋劑所占體積(VL)與總空隙體積(VT)之比,即 。
液體在粒子間的充填方式由液體的加入量決定,參見圖16-25。(A)干粉狀態;(a)S≤0.3時,液體在粒子空隙間充填量很少,液體以分散的液橋連接顆粒,空氣成連續相,稱鐘擺狀(pendular state);(b)適當增加液體量0.3<S<0.8時,液體橋相連,液體成連續相,空隙變小,空氣成分散相,稱索帶狀(funicularstate);(c)液體量增加到充滿顆粒內部空隙(顆粒表面還沒有被液體潤濕)S≥0.8時,稱毛細管狀(capillary state);(d)當液體充滿顆粒內部與表面S≥1時,形成的狀態叫泥漿狀(slurry state)。毛細管的凹面變成液滴的凸面。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