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泵油分為:礦物油和合成油兩種。
礦物油:
通常是指經過開采和初加工的原油(或石油),mineral oil,石油是埋藏于地下的天然礦產物,經過勘探、開采出的未經煉制的石油也叫做原油。
在常溫下,原油經過煉制后的成品叫做石油產品。依據習慣,把通過物理蒸餾方法從石油中提煉出的基礎油稱為礦物油基礎油。提煉加工過程主要是將原油分成不同的部分以得到所需產品。主要的分離過程包括將原油分離成粗汽油、粗煤油、粗柴油、重柴油、各種潤滑油餾分、裂化原料油及渣油(又稱殘油)的蒸餾分離和將各種潤滑油提純所使用的溶劑分離。生產過程基本以物理過程為主,不改變烴類結構,生產的基礎油取決于原料中理想組分的含量與性質;礦物油在提煉過程中因無法將所含的雜質清除干凈,因此得到的基礎油流動點較高,不適合寒帶作業使用;因此,礦物油類基礎油在性質上受到一定限制。
合成油:
通過化學合成或精煉加工的方法獲得的,其工藝復雜,煉制成本高昂,擁有礦物油不可比擬的優勢:合成油的黏度指數更高,所以黏溫特性更好,高溫時潤滑更充足,低溫下流動性好(室溫條件下外觀感覺比同級別礦物油稀)。同時用合成油調配的機油抗氧化性更強,大大地延長了換油周期,雖然在機油上增加了投入,但減少了更換機油和濾清器的次數。合成油因其蒸發損失小,所以機油消耗低,減少了添加機油的繁瑣,并且能更好地保護三元催化器等昂貴的廢氣控制系統部件。
此外,合成油適應更高負荷的發動機,還擁有更強的抗高溫抗剪切能力,在發動機高速運轉下,機油也不會損失黏度,對發動機的保護更全面。 合成型基礎油來自原油中的瓦斯氣或天然氣所分散出來的乙烯、丙烯,再經聚合、催化等繁復的化學反應(費托合成技術,即 GTL 技術)才煉制成大分子組成的基礎油。在本質上,它使用的是原油中較好的成分,加以化學反應并通過人為控 制達到預期的分子形態,其分子排列整齊,抵抗外來變數的能力自然很強,因此合成油品質較好,其對熱穩定、抗氧化反應、抗黏度變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礦物油強得多。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