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安裝目的
二、安裝依據
三、適用范圍
四、風險源分析
五、水源地生物毒性預警系統建設
一、安裝目的: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進入深圳市耐思特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網站。
隨著我國工業水平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環境污染已經成為我國目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根據環保總站統計全國九大水系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絕大多數已相當嚴重,直接威脅到水體生態環境能及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水體污染導致集體中毒事件屢見報端,使原本不富裕的淡水資源變得更加匱乏。所以關注水質安全,飲用水安全問題是關系到民生的重大問題,是國家十一五環境保護綱要的重中之重。
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污染隱患,如2005年爆發的中國松花江污染事件、吉化事件、韶關北事件都對水體生態環境,工家漁業生產,群眾的生活飲用水帶來了很大的威脅,不僅給國內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引起糾紛,種種案例顯示,及時有效的發現有毒污染物的泄漏或排放,對水質突發預警的重要性。
化學品特別是化學農藥的廣泛應用帶來的環境污染的嚴重問題,同時在化學物質的生產,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同樣存在非常大的隱患。有毒和危險化學品向水環境的意外泄漏,不僅會給人類帶來重大危害,對自然界中的生物的生存同樣存在威脅,還會破壞生態系統的平衡。請注意:常規的水質在線監測方法很難實現對水體突發性污染事故的在線監測,尤其不能實時分析污染物給水體形成 的綜合生物毒性。而一旦不能對水體突發性污染事件事故實現在線預警,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建立健全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提高應對飲用水源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確保飲用水水源地水環境的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安裝在線發光細菌生物毒性監測系統。
二、安裝依據:
(1)國家《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國辦發〔2015〕56號)提出加強重要水體、水源地水質監測與預報預警、加強生物富集性污染物監測。
(2)*《關于發布〈集中式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指南(試行)〉的公告》(2018年第1號)指出,取水口的應急防控,適當增加監控指標,可采用生物毒性綜合預警手段實施監控。
(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江西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江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贛府發[2015]62號)水污染防治保陣措施第44條, 推進飲用水水源水質全指標監測,推進水生生物監測、地下水環境監測、化學物質監測試點初步構建區域環境風險防控技術支撐能力。
(4)相關案例文件
(4:1)河北省2016年《河北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五十條)明確提出了相關“到2018年底前,在崗南水庫、黃壁莊水庫等15個重點地表水水源地建設水質在線發光細菌生物毒性監測系統和環境風險防控工程。
(4:2)川建發[2012]8號,根據《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為確保飲用水源的安全可靠,省住房和城鄉*、省*員會、省環境保護廳、省*決定建立全省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體系(以下簡稱監測體系),在全省各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安裝在線發光細菌生物毒性監測系統、在線重金屬檢測儀等監測設備,實現在線監控管理。
(4:2)《湖南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湖南省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6—2020)》(湘政發〔2015〕53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南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湘政辦發〔2012〕40號)文件規定,加強生物毒性監測預警,在主要河道或水源地安裝在線發光細菌生物毒性監測系統監控設備,或利用敏感指示生物實現生物預警,全面監控有毒有害物質的變化。
三、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所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河流斷面的取水點保護區及其他水庫取水點保護區內飲用水水源地因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及其他污染造成的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預警、控制和應急處置。具體包括:
(1)生物性污染:藻類暴發引起的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惡化以及一切以飲用水源為傳播途徑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等污染飲用水源事件,由此可能導致腹瀉、傷寒、霍亂、甲型肝炎等(腸道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2)化學性污染:一切劇毒、有毒、有害化學物品(如重金屬、農藥、危險廢物等)污染飲用水源事件,可能損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3)其他突發事件:因自然(如干旱、洪水、泥石流、季節性斷流等)和人為破壞因素(如蓄意投毒等)造成飲用水源污染,不能滿足正常供水需求的突發環境事件。
(4)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突發水污染事故等。
四、風險源分析:
(1)固定源
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業;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的企業;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以及尾礦庫等固定源,因自然災害、生產安全事故、設備設施故障、違法排污等原因,導致水源地風險物質直排入河道、湖庫或滲入土壤造成水質污染的事件。
(2)流動源
在公路或水路運輸過程中由于交通事故、設備故障等原因,導致油品、化學品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河道或滲入土壤造成水質污染的事件。
(3)非點源
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形:一是暴雨沖刷畜禽養殖廢物、農田或果園土壤,導致大量細菌、農藥、化肥等污染物隨地表或地下徑流進入水體造成水質污染;二是閘壩調控等原因導致壩前污水短期集中排放造成水質污染。
(4)水華災害
封閉型或半封閉型的水域(水庫)在營養條件、水動力條件、光熱條件等適宜情況下,浮游藻類大量繁殖并聚集,使得水體色度發生變化、水體溶氧降低、藻類厭氧分解產生異味或毒性物質,導致水體災害。
五、水源地生物毒性預警系統建設:
由深圳耐思特科學儀器自主研發的生物綜合毒性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基于發光菌細菌綜合毒性而開發,相對發光度與水樣毒性組分濃度呈顯著負相關,因而可通過生物發光光度計測定水樣的相對發光度,以此來表示其急性毒性水平。
此儀器滿足國標ISO11348-3以及GP/T15441的標準要求。可代替傳統的魚類或其它標準動物所進行的毒理學試驗。該系統廣泛用于飲用水安全、應急評估及多種污染物毒性測定,可預警重大水污染事件及人為投毒等引起的急性中毒,同時也可預警一般性的浸染事件及慢性中毒事件。
該生物綜合毒性水質自動在線監測儀在行業內*提出生物綜合毒性“定量與定性”結合的概念,使儀器智能化、物聯網的概念,針對具體的應用形成對應的解決方案與服務。
儀器特點:
1、能響應5000千種毒性物質,包含農藥、重金屬等
2、生物毒性數據庫和模型、環境脅迫閾值模型、生物毒性行為解析模型等生物綜合毒性專屬算法模型的實現和運
3、 海量連續實時數據的采集、判斷、解析和傳輸以及數 據中心的實時交互、顯示
4、技術硬件和軟件的研發均符合水環境毒理學規范,有效降低假陽性誤報警概率,提高生物安全監測預警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
5、水生生物回避行為的獲取和有效特征反應的提取和解析的實現
6、 儀器測試的數據和相關信息能上傳至在線數據庫,為毒性報警進行;監控,并生成數據模型,能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用戶廣泛、用途多樣:
自來水監測部門、環境監測部門、高校及研究院所,尤其適合已經安裝了自動水質分析和監測的臺站。該系統可用于江河湖泊、飲用水源、自來水廠、排污企業、研制庫區等的日常監控預警,并可供高校、研究院所等開展環境毒理學研究。
技術參數:
測量原理
發光細菌法
參考標準
標準ISO11348
國家標準GB/T 15441
毒性范圍
>5000種(含重金屬、農藥、除草劑、洗滌劑等)
使用菌種
費氏弧菌
探測器
光電倍增管
檢測范圍
-100%~100%
重復性
3%
測量時間
(5-30)min
陰性測試抑制率
<8%
陽性測試抑制率
>90%
純水光損
<3%
純水精密度
<2%
水樣精密度
<3%
靈敏度
EC50 ZnSO4<5.0mg/L
定量精度
<1μL
溫度控制精度
<0.1℃
菌液保存時間
>7day
無人值守時間
14day
通訊接口
RS232,標準Modbus協議
外形尺寸
(400×320×935)mm
工作環境
(5-45)℃,<85%rh
工作電壓
220V AC
絕緣阻抗
>20MΩ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