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表面缺陷及表面防腐處理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填充料經水化過程形成的建筑材料,與鋼材不同,新澆鑄的混凝土表面呈堿性,與金屬材料相比其力學強度要差很多,具有多孔性,同時孔隙中又含有水分。混凝土基材處理僅僅指的是用機械或手工動力工具進行混凝土表面的處理,使混凝土表面清潔并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但是現實中,經常出現更多的是混凝土基材本身的質量不到位,還需要*行混凝土基材的修復,再進行表面粗糙度處理。
混凝土表面缺陷:混凝土施工的澆鑄后效果要求是平整、堅實、不易起沙,沒有脫殼、蜂窩麻面等現象,敲擊時聲音清脆,一般磨刮不輕易留深痕,表面上下一致,無明顯松散,用小錘敲擊無空殼聲,表面檢查無較大面積裂縫,無龜裂現象。
水泥含量太少,砂太多的現象很普遍,起砂地面很常見,這種地面如處理不當和封閉底漆用量不足,做完地坪后極易出現脫殼、隆起現象。
對于表面疏松的混凝土基材,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表面浮塵、雜物以利于封閉底漆滲透,采用無塵打磨機快速走一道后,再采用大功率吸塵器盡量吸走灰塵,吸走灰塵后,露出砂骨料有利于底漆滲透。對這種地面,使用的底漆要求是慢干型低黏度型(易滲透),讓其充分滲進基材,形成一個界面層的錨固基材層,底漆滲得越多,工程質量越有保障,當然付出的滲透底漆成本也是巨大的。采取這種處理方式,起殼概率大大降低。
對于表面疏松的混凝土基材,近市場非常熱點的一種方法是采用混凝土加固劑、滲透劑進行處理,提高其基材強度。這類材料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油性的,也就是樹脂稀料,深入到松散的混凝土基材中去,這里和底漆的原理有點類似,滲入之后的油性樹脂稀料本身也加了固化劑,固化后使其整體強度得到提高。另一類是水性的,多為硅酸鹽類物質,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廠家在推這東西。這類滲透加固劑的原理是可生成水和二氧化硅,繼而生成多聚硅酸鹽,和原來的混凝土材料重新形成一個整體。
混凝土表面缺陷及表面防腐處理
如果不經過處理就進行涂裝或樹脂防腐工程,則這些堿性物質、毛孔、表面的油污物以及水分等都會影響到防腐層的粘結,不僅使防腐層的粘結力差,同時會造成起泡、龜裂等弊端。因此,水泥、混凝土類結構物在進行防腐蝕施工之前,也必須進行與鋼材表面相類似的表面預處理。
對于表面光滑,硬度、強度均很好的混凝土或水泥地面(包括硬化耐磨、水磨石、大理石等),本身強度很高,接下來的關鍵是如何保證涂層與底材的附著力,這種情況下,為增加粗糙度,地面一定要打磨,而且一定要采用硬質、帶有金剛粒子的刀具,打磨后達到表面要具有均一的粗糙度,然后清除灰塵,薄涂一道封閉底漆作為連接層。
對局部含水率過高或局部油污處,可采取噴燈烘烤,除去水分和油污。對裂縫處,可切出V型槽后,以樹脂膠泥(多以環氧樹脂膠泥為多)填平,并在表面貼一到兩層玻璃纖維布,再以樹脂膠泥補平。對于空鼓地方,可采取螺紋鋼并配合樹脂膠泥進行錨固的方法控制起鼓。表面起砂,強度不足,可采用混凝土滲透加固劑進行增強。伸縮縫處的連接建議采用樹脂膠泥,配合泡沫材料和彈性密封膠材料一起進行連接處理。切割縫處建議采用樹脂膠泥,配合彈性密封膠材料一起進行連接處理。墻邊拐角建議采用樹脂膠泥或樹脂砂漿進行圓弧角處理。泄水槽邊、溝邊建議采用金屬槽邊,并配合使用彈性密封膠進行連接處理。
對于基層裂縫、蜂窩麻面,在刷底漆前就應用樹脂砂漿或膩子填平修補,并充分干燥后才能進行基材處理和施工。采用低黏度、流動性好的底漆能對一些基材不良處起到一定的修復封閉作用,對大的裂縫,一定需要預*行勾縫處理。常用的底漆都是無溶劑型的(如為溶劑型的,則稀釋劑也都為活性稀釋劑)、低黏度、附著力強。如果采用溶劑型的底漆,一定要等底漆中溶劑揮發后才能進行中涂或砂漿或FRP層施工。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