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法脫硫經驗交流學習(14)
一百個脫硫有一百種操作,而且脫硫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同,并不是一樣藥可以治理百病。脫硫技術不斷進步,工藝不斷改進,創新,找新的技術,會讓你一天天進步。
案例1.球團廠2#脫硫塔系統改造
一.某公司球團廠2#脫硫塔配套脫硫塔設備,于2009年第1批污染源限期治理項目,采用雙堿濕法脫硫工藝,一期脫硫設施由**環保有限公司設計及施工建造,設計煙氣處理能力每小時22萬標立方米,于2010年2月通過環保部門驗收。二期脫硫由**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設計及施工建設,設計煙氣處理能力28萬標立方米。現在已停止運行3年,且原先的排放標準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環保需求,現公司決定將其更換,同時優化噴淋層,增大覆蓋率,增加汽液,同時為了滿足脫硫需求將一線二線的脫硫進行串聯形成主副塔結構形式,提高脫硫效率。
濕法脫硫經驗交流學習(14)
根據業主提供的數據參數,結合現場實地考察,結合設計施工經驗,在不改變塔內支撐梁柱的前提下,對噴淋層、氧化管道、擾動管道及除霧器進行更換。
二.工藝及環境條件(甲方提供資料)
實測各項數據:
(1) 風機出口煙氣溫度:70-130℃以下
(2) 二氧化硫含量:8000- 10000mg/m3
(3) 煙氣量按280000m3/h設計(工況),風機參數為工況流量:Q=290000m3/h,(大流量:350000m3/h),全壓:P=4500Pa,(保證工況壓力值:P=4200Pa)
三、脫硫塔檢修內容及明細
3.1 主塔檢修項目:主塔的所有循環泵全部更換,共計5層,其中頂部三層采用新購買的水泵(每臺泵流量為2000m3/h),底部兩層采用原先的水泵進行兩臺水泵并聯供一層的方式(每層噴淋量為400m3/h),所有的外圍管采取FRP+SIC玻璃鋼材質管道,延伸進如塔內的噴淋管道全部更換內部設置為FRP管道,噴嘴采用碳化硅噴嘴,對每層噴嘴進行重新布局,大化的把硫去除在主塔內部。保證每層的壓力和流量以及覆蓋面積均勻分布。塔在原基礎加高6米,增加除霧器及清洗裝置,恢復內部所有的方鋼,并做防腐,椎體部位進行鋼板修補,并進行噴砂防腐。付塔外部的加強筋恢復。
◆石灰漿液池:
采用原來的制灰系統,利舊,原有制漿系統由業主自行修復即可,對所有反應池只使用其中兩個,其他四個作為事故池備用,隨后設置一個小氣泵和一個儲氣罐,對反應池內部進行不定期的反吹。減少板結。打漿泵采用利舊,使用現有的循環泵進行噴淋。
◆反應池及氧化管道、擾動管道
所有的循環泵均安裝在此位置,把兩個池子打通,內部設置氧化管道和擾動管道,均采用主管+支管的布置方式,內外覆SiC耐磨層,厚度為4mm。(池子打通建議由業主自行打通)
◆噴嘴
本工程主塔采用SiC蝸殼噴嘴,規格:DN3寸,數量:40個/層,均為雙噴頭,付塔采用SIC蝸殼噴嘴,規格為DN2寸,數量為16個/層,共計為3層。
◆石膏處理
采用板框式壓濾機是壓濾機,原先的板框式壓濾機由業主只進行保養維護恢復使用,在新的板框壓濾機無法滿足生產時采用。排渣泵同時預接一根管道到原來的污泥沉淀池,當做事故池。
3.2 除霧器
除霧器安裝在吸收塔頂部,用以分離凈煙氣中夾帶的霧滴。
在本工程中,由于需要采用原有除霧器支撐,故更換為尺寸可調的板式除霧器,2級布置。除霧器由數塊除霧器組塊組成構成一個整體。煙氣通過除霧器,流動過程中發生偏轉、碰撞,當氣流經過葉片拐彎處,慣性力阻止液滴隨氣體流動,液滴碰撞到葉片的壁上,聚集形成液膜,并被氣流帶走聚集在拐彎處的阻水槽內落下。后,經過除霧的氣流離開除霧器。
采用此除霧器能去除塔內被煙氣帶走的細小霧滴。同時在除霧器的上下方均設置噴淋清洗裝置,避免煙氣中帶來的細小塵粒在除霧器上的粘附而造成系統阻力增加。
除霧器系統的設計特別主意到了脫硫裝置漿液及飛灰造成的堵塞問題,設置了自動沖洗系統,運行時間根據程序的設定自動啟停,也可人工調節。除霧器沖洗系統能夠對除霧器進行全面的沖洗,不存在任何死角。
除霧器材質為PP或加強PP,對除霧器進行分區、間段沖洗。
除霧器沖洗用水由單獨設置的除霧器沖洗水泵提供,沖洗水分為4層。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