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介紹:
1,光散射法
光散射原理有LED光(普通光學),激光等原理,傳感器可以有效的探測出粒徑約0.5um以上顆粒,至此光散射法聽著可靠性相對較低,然而又由于光散射原理探頭相對便宜,探頭易安裝,使用,做為監測應用相對合適,相對其它原理有較多的優勢,且應用商選擇質量較好,并相對穩定,靈敏的探頭,數據可靠性大大增加!目前市面上光散射法應用成熟普遍,是pm2.5監測的較好選擇!
2、重量法
我國目前對大氣顆粒物的測定主要采用重量法。其原理是分別通過一定切割特征的采樣器,以恒速抽取定量體積空氣,使環境空氣中的PM2.5和 PM10被截留在已知質量的濾膜上,根據采樣前后濾膜的質量差和采樣體積,計算出PM2.5和PM10的濃度。必須注意的是,計量顆粒物的單位ug/m3 中分母的體積應該是標準狀況下(0℃、101.3kPa)的體積,對實測溫度、壓力下的體積均應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環境空氣監測中采樣環境及采樣頻率要按照HJ.T194的要求執行。PM10連續自動監測儀的采樣切割裝置一般設計成旋風式,它在規定的流量下,對空氣中10um粒徑的顆粒物具有50%的采集效率、以下為其技術性能指標表。
PM2.5傳感器/大氣粒子監測器OPC-N3是OPC-N2的升級產品,外觀尺寸與OPC-N2一樣,量程范圍達到0.38-40um,能測量到高達 2,000 μg/m3;通道數量擴展到24個,同時板載溫度和濕度傳感器;可應用于重度污染環境的監測;
PM2.5傳感器/大氣粒子監測器 OPC-N3特性參數:
測量 | ||
粒徑范圍 | 球面等效粒徑 | 0.38~40 |
尺寸分類 | 軟件通道數量 | 24 |
采樣間隔 | 直方圖 周期(秒) | 1~30 |
總流量(典型) | L/min | 1.2 |
采樣流量(典型) | mL/min | 220 |
大粒子計數率 | 粒子/秒 | 10000 |
大重合概率 | %濃度10 6個粒子/L | 0.84 |
%濃度500個粒子/L | 0.24 | |
電源 | ||
測量模式 | mA(典型) | 175 |
待機模式 | mA(典型) | <50 |
電壓范圍 | VDC | 4.8~5.2 |
上電瞬變 | mW for 1ms | <5000 |
數據 | ||
數字接口/連接 | SPI(實時數據與通訊) | |
微型USB(固件升級和單機模式) | ||
數據存儲 | 微型SD(.CSV格式) (GB) | 16 |
關鍵規范 | ||
數字接口 | SPI(模式1) ,USB | |
激光等級 | 同封裝外殼 | 1級 |
溫度范圍 | ℃ | -10~50 |
濕度范圍 | %rh(持續) | 0~95(不結露) |
重量 | g | <105 |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