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于脈沖電流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脈沖電流技術逐步成熟,由于脈沖電流信號方向不變可看成脈沖信號,當脈沖電流信號通過變壓器時不會產生交變的磁場,無法通過變壓器傳輸,因此脈沖電流信號只能在同一臺區且同一相線范圍內傳輸。
在基于載波通信技術的臺區用戶識別儀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高識別準確率,解決電力線載波跨臺區通信難題,提出基于脈沖電流和載波通信相結合的基于脈沖電流技術的臺區用戶識別儀,同樣由安裝在配電變壓器三相低壓出口的識別終端和安裝在待識別用戶側的手持終端組成,系統結構如圖所示。識別終端和手持終端都內置載波通信單元,且手持終端內置脈沖電流發生器,識別終端內置脈沖電流接收器。在用戶側由手持終端發送脈沖電流信號,若某臺識別終端能夠接收到手持終端發送的脈沖電流信號并正確識別,則表明該待識別用戶與該識別終端位于同一臺區,并可根據識別終端接收到脈沖電流信號的相線確認待識別用戶的相位。識別終端正確識別后將包含識別結果的響應信息再通過電力線載波發送回手持終端,手持終端接收識別終端的響應信息,實現識別終端與手持終端的問答響應;若某臺識別終端接收不到手持終端的脈沖電流信號,識別終端將不響應手持終端,則表明該待識別用戶與該識別終端不在同一個臺區。
基于脈沖電流技術的臺區用戶識別系統結構圖
脈沖電流無法實現雙向通訊,因此通常需要載波通信作為輔助通訊配合使用;由于脈沖電流接收時基于感應技術,采用脈沖電流技術時須使用鉗形電流夾或者柔性線圈配合,實際現場操作時相對困難并且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威脅到操作人員安全和設備安全,且可控制性較差。基于脈沖電流技術仍然存在“共高壓串擾”、“共地串擾”和“共電纜溝串擾”難題,造成脈沖電流能夠跨臺區傳輸,多個識別終端都會響應手持終端,造成手持終端無法準確識別用戶臺區,影響臺區用戶識別準確性。此外,基于脈沖電流技術的臺區用戶識別儀仍然采用點對點通信方式,識別工作量較大,仍然沒有克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識別工作效率較低等缺點。
目前臺區用戶識別儀多數基于載波通信技術或脈沖電流技術來識別臺區信息,仍不能大范圍、、準確識別臺區用戶,目前臺區用戶識別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臺區用戶識別流程煩瑣、識別效率低,識別范圍小,需要花費較多人力、物力。目前的臺區用戶識別儀往往通過自定義新協議,只適用于短期數量少、小面積的識別,針對市區大面積,很難保證臺區用戶識別準確性。
(2)脈沖電流技術無法實現雙向通訊,基于脈沖電流技術工作現場必須采用鉗形電流夾或者柔性線圈配合使用,現場操作操作上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威脅到操作人員安全和設備安全,且可控制性較差。
(3)存在“共高壓串擾”、“共地串擾”和“共電纜溝串擾”等難題。實際應用中電力線載波信號或脈沖電流信號不能被變壓器*隔離,電力線載波信號或脈沖電流信號仍可耦合到其他臺區產生跨臺區通信難題,使得臺區識別正確度較低,通過改變電力線載波信號發射功率和查詢幀長度可以減弱電力線載波信號或脈沖電流信號跨臺區通信,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電力線載波信號或脈沖電流信號跨臺區通信難題。
因此,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并研制工作效率高、識別范圍大、安全性高、識別準確率高的臺區用戶智能識別系統。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