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Sandia和Alamos國家實驗室聯合組建的綜合納料技術中心日前在電子顯微鏡下造出了zui小的電池,其zui極由一根納米線構成,僅有人類頭發的1/7000粗細。
該項電池由直徑100納米,長度10微米的二氧化錫納米線陽極,3毫米長的鋰鈷氧化物陰極,以及離子液體電解質組成,在投射電子顯微鏡下完成“組裝”。研究者將使用它來更加深入的了解鋰電池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的原子結構變化。
他們開出的超微型化電池制造方法可以激勵更多對于顯微電池制造的研究,從而更全面的了解控制電池性能和可靠性的機制。基于納米線的鋰離子電池在充電密度和能效上都江堰市會比現有的鋰電池有幅提升,未來右能讓混合動力汽車、筆記本、手機等鋰電池應用產品受益。在研究中他們意外的發現,三氧化錫納米線在充電過程中長度幾乎拉伸了一倍,而不是像之前的預測那樣寬度拉伸。這樣的發現有助于改善鋰電池設計,防止導致電池壽命縮短的內部短路現象。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