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山大學、廣州醫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美國哈佛醫學院等處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腫瘤相關性巨噬細胞(TAMs)分泌的趨化因子CCL18在乳腺癌細胞的侵襲與轉移中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CCL18高水平表達與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預后密切相關。這一研究成果于4月12日在線發布在生物學雜志《細胞》(Cell)旗下的子刊《癌細胞》(Cancer cell)上。
中山大學的宋爾衛教授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姚雪彪教授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宋爾衛教授早年畢業于中山大學醫學院,現任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普外科副主任、乳腺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從事RNA干擾在疾病治療的應用價值研究與巨噬細胞激活狀態與疾病關系研究。曾在RNA干擾研究中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兩度登上英國《自然》(Nature)雜志,并被《科學》(Science)雜志評為2003年度*科技進展之四。姚雪彪教授是我國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安徽細胞動力學與化學生物學省級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細胞周期分子調控網絡機制及蛋白質分子時空動力學調控機制方面的研究,在《Nat Cell Bio》、《EMBO Report》、《Mol.Biol Cell》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被引用1500次以上。
由多種良性基質細胞組成的腫瘤微環境在腫瘤的進展與轉移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TAMs是其中zui重要的一類遷移相關細胞。來自臨床與流行病學研究的大量數據表明TAM的密度與包括乳腺癌在內的幾種癌癥不良預后密切相關。盡管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們證實EGF、VEGF和MMP7/9等因子在TAM推動的腫瘤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然而這些因子主要是由癌細胞自身分泌產生。目前對于TAMs分泌的細胞因子表達譜以及在腫瘤進展中的關鍵作用還不是很清楚。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首先從六名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患者處獲得了腫瘤相關性巨噬細胞和外周血單核細胞(PBM)樣品。利用qRT-PCR方法對M2巨噬細胞相關的細胞因子進行了篩查,發現在TAMs中趨化因子CCL18呈高水平表達。進而研究人員在另一組33名侵襲性乳腺癌患者的樣品中利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組化的方法檢測獲得了一致的結果。研究人員還證實血液與乳腺癌間質中CCL18的高水平表達與乳腺癌細胞轉移及患者的不良預后密切相關。乳腺TAM通過分泌CCL18啟動整合素聚集,增強癌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粘附從而推動癌細胞侵襲。在進一步的試驗中,研究人員證實PITPNM3作為功能性受體在CCL18促進癌細胞轉移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抑制PITPNM3可終止CCL18介導的腫瘤侵襲和轉移。
新研究結果表明CCL18是推動乳腺癌轉移的重要作用因子,CCL18-PITPNM3相互作用在啟動細胞內鈣信號,促使乳腺癌細胞侵襲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生物通:何嬙)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