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直埋保溫管的使用壽命聚氨酯直埋保溫管安裝 溝槽開挖和回填應按《給水管道工程施工技術操作規程》及設計要求進行。 直埋管道的地溝尺寸應符合下圖所示要求: 1 、當地溝底部上層的承載力≤ 60KPa 時,地溝底部應加墊素混凝土層。 2 、 C15 素混凝土層底部土層應先夯實后,再澆混凝土,混凝土層表面應光滑平整。當底部土層為濕陷性土質時,應換上(深 1.0m 左右)并夯實。 3 、地溝內接頭處的地溝寬度和深度應比非接頭處增加 250 ~ 300mm 。 4 、設有波紋補償器的位置,波紋補償器底部的土層標高應根據補償器的實際到貨尺寸確定。 5 、溝底上層沿管線的坡度應保證同管道的坡度一致。
聚氨酯直埋保溫管的使用壽命 6 、直埋管道周圍 100mm 用細砂境實。砂粒直徑應不大于 8mm ,砂層中不可合有粘土、磚、石、 鐵件等雜物。 7、 當管道理設在爐渣、雜物等腐蝕性較強的土層地段時,回填土應換以腐蝕性較小的土壤,并分層夯實。 8 、溝槽必須做好排水工作,可采用排水溝,集水池用水泵排除。直埋管道在地下,因此保溫接頭工藝要求是很重要的。 每根保溫管道兩端露出的鋼管部分一般為150~250mm,鋼管焊接采用聚乙烯氬弧焊打底,直流焊機焊接,根據管壁的厚度決定焊接幾遍。焊接后拍X光片檢查。外套管的高溫熱水直埋供熱道管的接頭時,可使用塑料焊機將連接套管與外套管焊接起來;焊機后,應以壓力10KPa氣密試驗進行檢查。
6 高溫熱水直埋供熱管道與檢查井壁的連接
為了防止地下水波紋補償器沿保溫滲至檢查井,目前可采用下述方法:
聚氨酯直埋保溫管的使用壽命
6.1 壓蘭法:在管道保溫保護層外面再套一鋼制套管,用氰凝膠與其固接,使該鋼制套管與檢查井壁上套管之間用壓蓋密封連接。 6.2 防水套管:在管道保溫管外保護層與井壁之間采用防水套管密封連接。 6.3 聚四氟乙烯填料法:用聚四氟乙烯加10%的銅粉做成的填料環,置入管道保溫外防護層與檢查井壁的鋼套管之間進行密封連接。 6.4 用瀝青瑪帝脂填料進行密封連接; 管道的安裝 管道的安裝必須在管溝開挖和溝底土層處理合格后進行。安裝時注意以下要求; 保溫層在施工過程中進水,*可以通過逐步提高蒸氣溫度進行抽氣排潮、逐步烘干。烘干后形狀和保溫性能保持良好。 滾動支持結構設計合理,滾動摩擦力小,固定支座受力減小,其力學分析原理簡單,管道穩定性、安全性得到較大提高。真空層*杜絕了空氣層存在的熱傳導和熱對流、極大地降低了熱損失。
聚氨酯直埋保溫管的使用壽命與空氣層結構相比,在同等保溫厚度下可降低 外壁溫度8-13°c。抽真空裝置*解決了外鋼套管內壁容易被熱濕空氣腐蝕的難題,大大提高了直埋蒸汽管道的運行壽命。產品壽命提高到30年。抽真空裝置*解決了空氣層結構存在的每隔50-60m,必須設置一對排潮管的問題,極大地降低了外套管的破損率,使管道 沿線更加美觀。同時,降低了由于設置排潮管而增加的造價約50/m。鋼外套管補口處一般不采用二塊半瓦搭接焊的方式,而是在現場通過滑移鋼外套管,逐根拼接的方式進行補口作業,與常規補口方式相比可減少40-50%的外套管口焊縫數量 1、管道下溝前需對其處表面的防腐層進行認真檢查,發現防腐層有損壞的,應及時進行處理。 2、管道對接時,應保證管道設計軸線及坡度。 3、預制保溫管可單根吊入溝內安裝,也可 2 根或多根組織焊完后吊裝。當組焊管段較長時,宜用兩臺或多臺吊車抬管下管,吊點的位置按平衡條件選定。嚴禁將管道直接推入溝內。 4、工作鋼管焊接完成并經檢驗合格后,即可處理接頭的保溫、外套管連接的工作,可先立模進行聚氨脂發泡,再用熱縮帶將接頭部分整體密封,兩端和直管各搭接 100mm ;也可先將外套管對焊處理,并經密封檢查合格后開孔發泡。 聚氨酯保溫層以及聚乙烯外護管緊密結合而成。工作鋼管采用符合國家標準或石油部標準的無縫鋼管鋼管、螺旋縫鋼管、直縫鋼管;聚乙烯外護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樹脂制成,具有很高的機械強度和優良的耐腐蝕性能;聚氨酯保溫層材料為芯部密度不低于60kg/m3的聚氨酯泡沫,泡沫*填充工作鋼管與聚乙烯外護管之間的間隙,并與工作鋼管和外護管之間粘接牢固,保證工作鋼管、聚乙烯外護管及聚氨酯保溫層三者形成一個牢固的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