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閘閥內漏,能耗核算先“知道”。裝置每天做能耗核算,今天與昨天相比,原料相同,如果收率下降,在排除工藝、儀表原因外,會初步判斷可能有閘閥內漏,造成能耗升高。
第二步:測溫儀檢測“少不了”。閘閥泄漏,相鄰的后續管線通過測溫儀檢測溫度會明顯升高或降低。
第三步:聽診器“緊跟上”。我們通過步、第二步方法檢查判斷出閘閥內漏,但還不能*確認,這時“聽診器”就非常重要了。可以選擇起子當“聽診器”,將起子頭一端與管線垂直,另一端緊貼自己的耳朵,仔細聽管線里是否有“刺刺”異常聲,若有,就能判斷此處閘閥內漏了。
按照這三步,基本上就能準確的判斷出閘閥是否內漏了。
另外,附一篇溫度到底是如何鑒定內漏的。
判斷閥門內漏的方法是:閥門關閉4-6小時后,用紅外線測溫儀表測量閥桿(靠近閥體處)或閥體下游150mm處金屬溫度,如大于70℃,則認定為“內漏”。這種判斷方法對大多數的內漏閥門是適用的,但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碰到了以下一些特殊情況:并排介入疏、放水母管的疏水門或排污門,當后一道閥門位置均靠近母管時,只要管路中任一支路閥門內漏,其他閥門溫度均會升高以致超過70℃,如鍋爐排污閥門、過熱蒸汽疏水等。因此,這些閥門的內漏判定也要采用其他方式,一般測量門前管壁溫度,以門前閥桿溫度來確定內漏情況。
閥門內漏判定標準(溫度)介質溫度
疏水閥門后管壁溫度嚴重內漏
>500℃
>25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小于50℃
>20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小于50℃
>15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小于50℃
>12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小于50℃
一般內漏
>20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小于80℃
>15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小于80℃
>10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小于80℃
>8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小于50℃
滲漏
>20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大于50℃
>15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大于50℃
>10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大于50℃
>80℃且與門前管壁溫差小于50℃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