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局部放電的研究
1.2 局部放電產生的原因
GIS中有可能出現的主要絕緣缺陷如圖所示,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固定缺陷:不僅包括了位于外殼表面和導體之上的金屬突起,還包括了在固體絕緣的一些微粒,對前者來說,它主要是在制作過程、安裝過程中產生,由于制造不良或擦劃導致的較為尖銳的毛刺。如果工頻狀態是較為穩定的,那么這些缺陷不會發生擊穿現象,不過,如果是諸如快速暫態過電壓和沖擊等快速電壓的情況,那么極有可能會發生擊穿現象;
(2)位于GIS腔體內,并且能夠進行自由移動的金屬微粒,GIS在制造和裝配以及運行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的金屬微粒,這是非常常見的,這些微粒能夠對電荷進行一定的積累。如果所處的電壓場是交流的,那么這些微粒就能夠產生移動,不過無論是移動過程,還是放電過程,都是隨機發生的。這些微粒zui可能發生放電的情況就是在它們十分靠近高壓導體,不過并沒有發生接觸,和導體上固定的微粒相比,這種放電的可能性要高出至少10倍;
(3)傳導部分出現了不良的接觸,諸如浮動部件,或者是靜電屏蔽等問題,對于那些浮動或者松動的部件來說,它們極有可能會發生放電現象,其檢測起來相對比較容易,并且會出現反復的放電;
(4)在生產和制造過程中,絕緣子出現了內部空隙或者表面的痕跡,后者是由于實驗閃絡所導致的,也包括了電極表面所存在的粗糙,以及嵌入的一些金屬微粒,不僅如此,由于對金屬電極和環氧樹脂具有不同的收縮系數,所以也會產生一定的空隙和氣泡。
以上所說的GIS的絕緣體所存在的缺陷,極有可能會發生局部放電,如果發生了這種局部放電,那么絕緣材料會被腐蝕,甚至會變成電樹枝,zui終會使整個絕緣體被擊穿。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