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系統
產品名稱: 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系統
產品貨號: wi104252
產 地: ***產
一、技術參數及特點:
要求能滿足《計算機組成原理》和《體系結構》課程的教學實驗的,涵蓋了目前流行教材的主要內容,能完成主要的基本部件實驗和整機模擬實驗;系統采用了新穎開放的電路結構。
1)在系統的構造形式上,采用“基板+ CPU板”的形式,將系統的公共部分如數據的輸入輸出和顯示、單片機控制及與PC機通訊等電路放置在基板上,將微程序控制器、運算器、各種寄存器、譯碼器等電路放置在CPU板上,
2)CPU板為16位字長的系統板,微程序控制器、運算器、各種寄存器、譯碼器等電路放置在CPU板上,
3)系統提供有面包板和CPLD、FPGA實驗板,學生能自己設計實驗內容,達到開拓思維,提高創新和設計能力的目的。
★4)系統要求安裝有64個撥動開關、4個按鈕開關和64個發光二極管,34個數碼管,5X6鍵盤輸入。
5)既可在單片機的控制下進行編程和顯示,完成實驗,也可與PC機聯機使用,可在PC機上進行編程、傳送、裝載程序、調試和運行等操作;還可在不接入PC機的情況下,以手動的方式完成全部的實驗,并具備單步執行一條微指令、單步執行一條機器指令、連續運行程序、聯機打印等功能,三種操作方式可按需要任意選擇一種使用,切換方便;
6)控制器采用微程序方案,支持動態微程序設計,微程序指令的格式及定義均可由用戶自行設計并裝入由EEPROM構成的控存中;
7)在顯示功能上,采用了多種形式的顯示方法,使整個系統更加美觀大方。
8)模塊化設計,清晰明了,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
9)系統具有自檢測功能,可檢測所有總線(數據、地址、控制總線);
10)、要求有實時、動態的聯機圖形操作界面,系統聯機軟件提供了可動態顯示數據流向及數據、地址、控制總線的各種信息;
★11)三種實驗操作平臺:開關控制操作模式;鍵盤輸入單片機控制操作模式;PC機聯機操作模式,即可在計算機上進行編程、傳遞、裝程序、動態定時調試和運行等,用戶可根據情況在操作中互相交互使用和切換;
12)豐富的原理計算機設計:運算器結構及微指令格式均可重定義;由于系統提供了CPLD可編程器件,系統中運算器結構、微程序指令的格式及定義以及各種實驗項目均可由用戶根據教學要求作靈活改變,同時可以完成可重構原理計算機設計實驗;
13)系統采用了有抗短路過流的開關穩壓電源,從而可避免了因連線失誤而導致芯片或整機損壞情況的發生
14)擴展性強:系統配有面包板,可擴展CPLD/FPGA器件,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擴展性,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硬件設計能力。
15)實驗底箱硬件資源
15-1 數據輸入和輸出
15-2 顯示及監控
15-3 脈沖源及時序電路
15-4 數據和地址總線
15-5 外設控制實驗電路
15-6 單片機控制電路和鍵盤操作部分
15-7 與PC機通訊的接口
15-8 主存儲器
15-9 EDA擴展板
16) 自由實驗區(面包板)方便老師自己搭建電路及科研需要。
17) CPU板:CPU板為16位機,除數據和地址字長16位,還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7-1 微程序控制器
17-2 運算器
17-3 寄存器堆
17-4 程序計數器
17-5 指令寄存器
17-6 指令譯碼電路
17-7 地址寄存器
17-8 數據和控制總線
二、要求必須做的實驗項目:
實驗一 運算器實驗
實驗二 移位運算實驗
實驗三 半導體存儲器RAM實驗
實驗四 微程序控制器實驗
實驗五 微程序設計實驗
實驗六 基本實驗計算機組成與程序運行實驗
實驗七 帶移位運算實驗計算機的組成與程序運行實驗
實驗八 復雜實驗計算機的組成與程序運行實驗
實驗九 計算機的I/O實驗
實驗十 可重構原理計算機設計實驗
實驗十一 總線控制實驗
實驗十二 簡單中斷控制實驗
實驗十三 基于重疊和流水線技術的CPU結構實驗
實驗十四 RISC模型機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