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氏定氮儀鑒定大豆蛋白質含量
凱氏定氮儀鑒定大豆蛋白質含量
凱氏定氮儀是可以自動測定樣本液體中的氮元素的含量,并能通過氮元素與蛋白質之間的關系計算出蛋白質含量的檢測設備。這款設備采用的凱氏定氮法原理設計而成的,所以這款儀器又被稱為凱氏定氮儀。
我們知道蛋白質是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成分之一。人類每天都需要攝取一定的蛋白質才能供人類正常活動。而蛋白質其實是由氨基酸構成的,氨基酸不是一樣東西,而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類有機化合物的總稱。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種,其中的9種為需氨基酸。需氨基酸有什么特別之處呢?這9種氨基酸是人體自身無法合成的,須要從食物中直接獲取。它們是: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纈氨酸、組氨酸。雖然組氨酸對成年人不是需氨基酸,但卻是兒童生長發育期間的需氨基酸。
通過凱氏定氮儀等儀器檢測發現,在大豆中約含粗蛋白質 35,粗脂肪 17,有效能值與能量飼料相當。氨基酸組成及消化率均屬上品,其賴氨酸含量約比蠶豆、豌豆高出 70,但蛋氨酸少是其缺點。大豆中含鈣較低,總磷較高,但總磷中約1/3是植酸磷。生大豆的蛋白質和氨基酸的消化與利用效率差,因其含抗營養物質(有胰蛋白酶壓制因子、脲酶、外源血凝素、致腸胃氣脹因子、抗維生素因子、琢-淀粉酶壓制因子、單寧、植酸、皂角苷、草酸及一些抗原性蛋白質等),適當進行加熱處理,使壓制生長因子失活,可提高飼用價值。蛋雞飼料中大豆用量宜在 10~25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