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熒光測量原理
當某種物質經某種波長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線或 X 射線)照射,吸收光后進入激發態,并且立即激發并發出比入射光的波長長的出射光(通常在可見光波段),這種光被稱為熒光。物質熒光的產生是由在通常狀況下處于基態的物質分子吸收激發光后變為激發態,這些處于激發態的分子是不穩定的,在返回基態的過程中將一部分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從而產生熒光。
不同物質由于分子結構不同,其激發態能級的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這種特征反映在熒光上表現為各種物質都有其特征熒光激發和發射光譜,因此可以用熒光激發和發射光譜的不同來定性地進行物質的鑒定。在溶液中,當熒光物質的濃度較低時,其熒光強度與該物質的濃度通常有良好的正比關系,即IF=KC,可進行熒光物質的定量分析。
測量熒光測試樣品時,樣品池中設計了插槽可專門用于放置熒光濾光片,可依據需求更換不同的濾光片配置。客戶在選擇中可依據測量物質選擇激發光源和熒光濾光片,可采用激光也可采用專用熒光LED光源或汞燈,而通常濾光片的截至度到 OD3 已能滿足大部分需求。
圖 1 用樣品池進行熒光測量示意圖
對于能夠直接發出熒光的物質,可以通過測量其熒光強度來進行定量分析。具體方法包括:
1. 直接比較法:
配制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并測量其熒光強度。
將待測樣品進行適當的前處理或分離除去干擾物質后,測量其熒光強度。
通過比較待測樣品與標準溶液的熒光強度,可以計算出待測樣品中熒光物質的濃度。
2. 標準曲線法:
將一系列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進行熒光強度測量。
以熒光強度為縱坐標,熒光物質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測量待測樣品的熒光強度,并根據標準曲線求出待測樣品中熒光物質的濃度。
2.應用系統介紹
(1)發光源:能夠輸出穩定功率以及且連續光譜的輻射源,可采用200~400nm的紫外光區、400~850nm的可見光區。
(2)樣品池:用于放置待檢測樣品,常用直接盛放樣品的器件為石英比色皿,厚度一般為10mm,可選配熒光濾光片。
(3)檢測設備:集成光學分光器件和能實現光電轉化的探測器。本此測量應用推薦鑒知技術的SR50C光纖光譜儀。
(4)顯示器:連接光譜儀和筆記本電腦,顯示測量過程中的數據,搭配使用鑒知技術自主研發的上位機軟件。
圖2 熒光測量應用系統圖
3.產品推薦
熒光測量通常使用熒光光譜儀或熒光光度計等儀器進行。鑒知SR50C光纖光譜儀可以搭配激光器使用能夠調整激發波長和檢測波長,并測量熒光信號的強度等特征參數。鑒知SR50C光纖光譜儀還配備了高分辨率的光柵、檢測器和數據處理系統,能夠提供高精度的熒光光譜數據。
4.產品優勢
體積小,重量輕,分辨率高
靈敏度高,適用于微量元素分析
測量準確性和一致性高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