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LIV測試可用于進行光電材料性能評估
閱讀:1655 發布時間:2021-9-24
激光器LIV測試是一種廣泛用于光電材料、芯片、器件性能評估的測試。多數情況下,LIV測試環境中,除了光功率、電流、電壓測試,設計人員和測試人員還會利用已搭建的系統,加入溫控和光譜測量的項目。通過對這些被測件的光功率、激勵電流/電壓、光譜,以及上述參數隨溫度的變化,經過計算和數據/圖像處理,可以獲得很多關鍵參數和圖表,包括:
直接參數
可以直接讀取或獲得的測量值,如:工作電壓;工作電流;光功率(通過探測器光電流標定參數);背光電流(如果有背光探測器);峰值波長;邊模抑制比;溫度等.
間接參數
需要計算分析獲得的激光參數,如:閾值電流;輸出Kink(非線性);斜效率;轉化效率;半高寬;等效電阻;結溫等。
可視圖表
包括:L-I-V曲線(包括P-I、I-V、I-轉換效率等);波長-I曲線;波長-溫度曲線;功率-溫度曲線;工作電壓-溫度曲線;其它需要的多維視圖等。
激光器LIV測試需要根據被測件參數的不同,搭建相應的測試系統。這些需納入考慮的要素包括:
光譜測試時的光信號耦合;測試不帶尾纖的被測件光譜時,需要考慮如何將光信號耦合進光譜儀。對于大功率器件,積分球上額外的一個開孔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對于常規器件,由于功率較小,積分球耦合的光功率不足以支持光譜儀的測試要求,所以常常需要一個專門的耦合機制(如可移動的光纖配合收光透鏡)來實現,不同的耦合機制存在較大的測試效率區別。
儀器的同步;多臺儀器的同步在QCW測試模式下非常重要,不僅有系統時序的控制,還有測量儀器(如電流測試設備)的測量時間選擇。QCW測試結果不穩定大多來自于系統級同步的問題。
軟件和算法;儀器控制和后續數據處理、計算和顯示需要系統級軟件。特別的,很多測試項有相關的標準來指導其算法,如閾值電流的判斷就有二乘法和二階導數法等不同方法。測試人員需根據需要編寫軟件,以得到相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