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酸鹽溶液標準物質你了解嗎?來看
閱讀:975 發布時間:2020-8-25
溴酸鹽”,一個不為消費者所熟悉,但飲用水行業皆知的名詞,自然界的水中并不含溴酸鹽溶液標準物質,是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由于國家的飲用水標準對菌落總數要求非常嚴格,所以各個飲用水行業廠家大量使用臭氧進行殺菌,導致水中本就存在的對人體有益的溴被氧化成溴酸鹽。
飲用水中出現溴酸鹽溶液標準物質,首先水中必須要有溴,第二必須有產生條件。
首先的因素是水源水本身富含溴化物。一般純凈水不含溴化物,也就不存在溴酸鹽的問題;在天然礦泉水中,我國只有極少數地區的礦泉水含有溴化物。第二個因素是使用較高濃度的臭氧殺菌。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才會產生較高濃度的水平。目前我國瓶裝水生產主要是采用臭氧消毒,臭氧的消毒效果好,可以保證瓶裝水的細菌指標達到國家相關標準;另外使用臭氧技術生產成本低,使用方便。在以上這兩個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水中才會出現。
由此可見,溴酸鹽溶液標準物質是一種消毒副產物。由于不潔凈的飲用水會給健康帶來更嚴重的問題,故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不能因為消毒副產物而放棄消毒,只要把消毒副產物的量控制在標準之下即可。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的標準都規定水中溴酸鹽的含量應低于0.01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