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型號和原理的水質重金屬鉻檢測儀使用方法會有所差異,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基本步驟:
1、儀器準備
檢查儀器是否完好,配件是否齊全,如電源線、比色皿、試劑等。
根據儀器說明書,接通電源,打開儀器開關,預熱一段時間,使儀器達到穩定的工作狀態。
2、試劑準備
準備檢測所需的各種試劑,如鉻標準溶液、顯色劑、掩蔽劑等。確保試劑的質量和有效期,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保存和配制。
配制不同濃度的鉻標準溶液,用于繪制標準曲線。一般需要配制一系列濃度梯度的標準溶液,例如0mg/L、0.1mg/L、0.5mg/L、1.0mg/L、2.0mg/L等。
3、樣品采集與處理
使用合適的采樣器具,如聚乙烯塑料瓶或玻璃瓶,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樣。確保采樣過程中避免樣品受到污染,例如避免采樣器具與金屬物質接觸。
如果水樣中含有懸浮物或其他雜質,可能需要進行過濾或離心處理,以獲得澄清的水樣。對于一些復雜的水樣,可能還需要進行消解等預處理操作,以破壞水中的有機物和其他干擾物質,使鉻元素以可檢測的形態存在。
4、標準曲線繪制
取一系列潔凈的比色皿,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鉻標準溶液,再加入適量的顯色劑和其他試劑,按照儀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使溶液顯色。
將顯色后的標準溶液依次放入檢測儀的比色槽中,選擇合適的檢測波長(通常鉻的檢測波長在特定范圍內,如540nm左右,具體根據儀器和試劑確定),測量其吸光度或其他響應值。
以鉻標準溶液的濃度為橫坐標,對應的吸光度為縱坐標,在坐標紙上繪制標準曲線,或者使用儀器自帶的軟件進行曲線擬合,得到標準曲線的方程。
5、樣品檢測
取適量處理后的水樣放入比色皿中,加入與繪制標準曲線相同的顯色劑和其他試劑,進行顯色反應。
將顯色后的水樣放入檢測儀中,在與繪制標準曲線相同的條件下,測量其吸光度或其他響應值。
根據標準曲線的方程,將樣品的吸光度代入方程中,計算出樣品中鉻的含量。或者有些儀器可以直接根據標準曲線自動計算并顯示樣品中鉻的濃度。
6、結果記錄與報告
記錄每次測量的吸光度值、樣品編號、測量時間等相關信息。
根據檢測結果,按照相關標準或要求,編制檢測報告,包括樣品的來源、檢測方法、檢測結果、是否符合標準等內容。
7、儀器清洗與維護
檢測完畢后,及時清洗比色皿和儀器的其他部件,避免殘留的試劑和樣品對儀器造成腐蝕或污染。
將儀器關閉電源,妥善存放,定期對儀器進行維護和校準,確保儀器的性能和檢測精度。
使用水質重金屬鉻檢測儀時,務必嚴格按照儀器的說明書進行操作,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如果對檢測結果有疑問或不確定,可進行多次測量或采用其他方法進行驗證。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