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編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計算機家族中的一員,是為工業控制應用而設計制造的。早期的可編程序控制器稱作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它主要用來代替繼電器實現邏輯控制。隨著技術的發展,這種裝置的功能已經大大超過了邏輯控制的范圍,因此,今天這種裝置稱作可編程序控制器,簡稱PC。但是為了避免與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的簡稱混淆,所以將可編程序控制器簡稱PLC。 1987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頒布了新的PLC標準及其標準定義: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應用而設計的。它采用一類可編程的存儲器,用于其內部存儲程序,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與算術操作等面向用戶的指令,并通過數字或模擬式輸入/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外部設備,都按易于與工業控制系統聯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 總之,可編程控制器是一臺計算機,它是專為工業環境應用而設計制造的計算機。它具有豐富的輸入/輸出接口,并且具有較強的驅動能力。但可編程控制器產品并不針對某一具體工業應用,在實際應用時,其硬件需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用配置,其軟件需根據控制要求進行設計編制。 
二、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有什么特點與功能? PLC的主要特點有: 高可靠性 豐富的I/O接口模塊 采用模塊化結構 編程簡單易學 安裝簡單,維修方便
PLC的主要功能有: 邏輯控制 定時控制 計數控制 步進(順序)控制 PID控制 數據控制 通信和聯網 特殊功能,如定位,顯示等
三、PLC有哪些分類? PLC根據其I/O點數的多少可分3類: 1、小型PLC 小型PLC的I/O點數一般在128點以下,其特點是體積小、結構緊湊,整個硬件融為一體,除了開關量I/O以外,還可以連接模擬量I/O以及其他各種特殊功能模塊。它能執行包括邏輯運算、計時、計數、算術運算、數據處理和傳送、通訊聯網以及各種應用指令。 2、中型PLC 中型PLC采用模塊化結構,其I/O點數一般在256~1024點之間。I/O的處理方式除了采用一般PLC通用的掃描處理方式外,還能采用直接處理方式,即在掃描用戶程序的過程中,直接讀輸入,刷新輸出。它能聯接各種特殊功能模塊,通訊聯網功能更強,指令系統更豐富,內存容量更大,掃描速度更快。 3、大型PLC 一般I/O點數在1024點以上的稱為大型PLC。大型PLC的軟、硬件功能*。具有*的自診斷功能。通訊聯網功能強,有各種通訊聯網的模塊,可以構成三級通訊網,實現工廠生產管理自動化。大型PLC還可以采用三CPU構成表決式系統,使機器的可靠性更高。 四、PLC的基本結構是什么? PLC實質是一種專用于工業控制的計算機,其硬件結構基本上與微型計算機相同 1、中央處理單元(CPU) 2、存儲器 3、電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