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廈(Intelligent Building)簡稱IB,是通過對建筑的結構、系統、服務和管理等要素進行*化分析后,設計提供的一種投資少、效率高的舒適溫馨又便利的場所。它與普通大廈的不同之處不僅在于照明、采暖、空調、衛星、防火和防盜等設備由計算機進行統一管理,更主要的是大廈內部配置了*的語音通信、文字處理、辦公自動化等系統,并和外界多種通信系統聯網,能夠開展商情查詢、電視會議、遠程醫療、電子函件等多種業務。 從功能上講,IB又被稱為“三A”大廈,即CA(通信自動化)、OA(辦公自動化)和BA(樓宇管理自動化)。后來有人將“三A”增加到“五A”,新增的SA(保安自動化)、FA(防火自動化)實際上是原BA系統中的子系統。CA、OA和BA三大系統由綜合布線系統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共同實現大廈的智能化。 CA系統包括以數字程控交換機為核心,以多功能電話、數據終端等為主要設備的樓層局域網和主干通信網。樓層局域網將該樓層內的各種終端和工作站聯網,主干通信網則用來實現計算機中心主機與樓內各個局域網的通信聯系,并通過網間接口和外部通信系統聯網。CA系統通過提供話音、數據和圖像等信息種類,使得IB內的客戶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OA系統主要包括多功能電話機、PC機、文字處理機、聲像處理裝置等多種辦公自動化設備及其配套的各種軟件。它具有文字處理、數據處理、圖像處理、資料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多種功能,可以使大廈內用戶的辦公迅速快捷、準確無誤。 BA系統是由中央計算機及各種控制子系統組成的綜合性系統,主要包括采暖、通風、空調監控系統,給水、排水監控系統,配變電與自備電源監控系統,火災自動報警與消防聯動系統,安全保衛系統等。各子系統之間可以信息互聯和聯動,以實現*化管理,讓客戶倍感安全、舒適。
1984年10月,一幢智能大廈在美國誕生,迄今美國的智能大廈已逾萬幢,日本新建的建筑中有60%達到智能化要求。1991年AT&T公司*將智能大廈和綜合布線系統的概念引入中國,引起了中國人的極大興趣,座座智能大廈拔地而起,其中廣東國際大廈和北京京廣中心堪稱我國智能大廈的*。智能大廈的發展將大大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娛樂模式,真正實現足不出戶知天下事、做天下事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