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品牌分類
-
含濕量檢測器 多功能煙塵取樣管 戶外儲能空調 分光光度計 微波漏能檢測 浮游菌采樣器 儲能空調 綜合毒性檢測儀 微生物采樣器 采樣檢測機器人 溫濕度計 甲烷遙測儀 酒精檢測儀 劑量儀 濕球黑球溫度指數儀 核素識別儀 培養箱 離心機 葉綠素測定儀 測汞儀 在線揚塵監測儀 氮吹濃縮儀 土壤干燥箱 液液萃取儀 核酸提取儀 核酸隔離箱 口罩預處理恒溫恒濕箱 口罩用測試儀 其他 光譜儀 防爆手機 底溫黑體輻射爐 測溫儀 油氣回收檢測儀 土壤測定儀 電子天平 降水降塵自動采樣器 測貢儀 聲級計 熒光檢測儀 塵埃粒子計數器 污泥濃度 懸浮物測定儀 輻射檢測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酒精濃度檢測儀 檢漏儀 低濃度恒溫恒濕稱重系統
LB系列總有機碳分析儀純水TOC測試儀使用指南
LB系列總有機碳分析儀純水TOC測試儀使用指南
LB系列總有機碳分析儀
使用指南
青島路博建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l 開機之前,敬請仔細閱讀本 使用指南,以防止出現對操作人員的意外傷
害或對儀器的損壞等的事件。
l 操作前,請閱讀“安裝與設置”,保證對儀器各部件的正確安裝與連接。
l 在di一次操作前,務必請有操作經驗的人員進行指導,防止誤操作造成意外事件的發生。
l 電擊危險: 確保在安裝或維修該儀器之前使所有導線斷電,防止在帶電情況下,對人員或設備造成傷害。
本指南使用的標識:
此為注解標識,指可以增加儀器的使用和運行的特征。
此為警告標識,表明該方面對用戶的安全非常重要。 如果忽略,可能會造成儀器的嚴重損壞或人身的意外傷害。
舉例:“在更換UV燈前,確認設備處于斷電狀態!”
此為舉例標識。
目 錄
1 關于總有機碳分析系統 ……………………………………………… 1
1.1 基本型配置的版本信息 ………………………………………… 2
1.2 運行要求 ………………………………………………………… 2
1.3 儀器面板、接口 ………………………………………………… 2
2 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 4
2.1 在線分析方法 …………………………………………………… 5
2.2 離線分析方法 …………………………………………………… 5
2.3 系統適應性試驗 ………………………………………………… 6
3 各種測試方法操作流程 ……………………………………………… 6
3.1 儀器各部件的安裝、連接……………………………………… 6
3.2 測試準備 …………………………………………………………… 7
3.3 測試工序的流程 ………………………………………………… 9
4 系統參數介紹 ………………………………………………………… 18
4.1測試參數設置……………………………………………………… 18
4.2系統時間設置 …………………………………………………… 19
4.3耗材設置 ………………………………………………………… 20
4.4用戶管理設置 …………………………………………………… 22
5 歷史記錄查詢 ………………………………………………………… 23
5.1保存歷史記錄 …………………………………………………… 23
5.2查看歷史記錄 …………………………………………………… 23
5.3歷史記錄備份 …………………………………………………… 24
5.4測試數據打印 …………………………………………………… 24
6 常見故障與解除 ……………………………………………………… 25
1. 關于有機碳分析系統
歡迎使用總有機碳分析儀LB系列!
總有機碳測量已被*為許多行業中的一項重要操作,特別是在制藥行業被作為水系統工藝的驗證的一項重要的指標。
總有機碳分析儀可提供兩種更快更簡便的TOC檢測方法,即在線檢測和離線檢測。
本測試系統提供了多種測試環境與測試方式,可以實現長期固定安裝的水系統上的在線檢測,也可以使用自動連續和手動確認兩種方式實現TOC的離線檢測, 同時系統具備歷史數據記錄和打印的功能。
儀器的硬件系統與軟件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TA系列總有機碳分析儀的逐項備選功能均可以在LB-T100及LB-T200配置的基礎上,根據用戶需求任意進行升級實現。
本測試系統可用于離線測試,本指南推薦的測試方法是:
- 請配置自動進樣器進行離線測試;
- 請直接接駁在水系統的出水口上進行在線式測試。
1.1 基本型配置的版本信息
儀 器 型 號 | 功 能 | ||||||||||
溫度測量 | 在線分析 | 離線分析 | 零點校準 | 適應性驗證 | 管路沖洗 | 泵管更換 | 自動減壓 | 控制輸出 | 網絡通信 | 無線告警 | |
LB-T100 | √ | √ | √ | √ | √ | √ | √ |
|
|
|
|
LB-T200 | √ | √ | √ | √ | √ | √ |
| √ |
|
|
|
LB-T300 | √ | √ |
| √ | √ | √ |
| √ | √ |
|
|
1.2 運行要求
¨ 交流電源:170~260 V,頻率:50/60 Hz ;
¨ 分析儀的量程是:電導率 < 10.0 us/cm ;TOC < 1.0 PPM 。如果水樣中的無機碳或有機碳濃度超出了儀器的檢測范圍,需使用高純水或有機碳濃度較低的去離子水沖洗管路。
¨ 儀器運行的環境溫度 5℃ – 40 ℃。
安全措施忠告:
1.請保證電源可靠接地;
2.電源電纜線的線徑 > 2.5 mm2;
3.請勿將儀器浸泡于水或其它液體中。
1.3 儀器面板、接口
儀器的各個接口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示說明:
1 —— 彩色液晶觸摸屏; 7 —— 電源插座;
2 —— 進液管接頭; 8 —— 機箱后蓋;
3 —— 出液管接頭; 9 —— 風扇散熱孔;
4 —— 打印機接口; 10 —— 報警控制輸出;
5 —— USB口; 11 —— 電源按鈕;
6 —— 進樣器/多路控制器接口; 12 —— 通訊、打印擋板;
13 —— 紫外燈更換擋板。
2.測試方法及其原理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2010版》二部中推薦采用在線和離線兩種測試方法,還提供了系統適應性試驗的操作方法。同時對測試總有機碳的儀器也提出了要求,即首先要能區分無機碳和有機碳;并能排除無機碳對總有機碳的影響;其次應滿足系統適應性試驗的要求;后儀器應具有足夠的檢測靈敏度。
要檢測樣品中的有機物濃度,必須將有機物分子分解并且轉化成能夠測量的單分子形式,這樣就必須把有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并對生成的二氧化碳進行測量。目前氧化的方法有四種:一、燃燒法;二、光氧化法;三、濕法氧化;四、光化學法。
氧化后有機碳測試的方法有差減法和直接法兩種。
其中差減法的表達式為TOC=TC-IC,即總有機碳是總碳(TC)與無機碳(IC)的差值。
TA-1.0分析儀采用的氧化方法是光氧化法:
H2O+hn(185nm)-> OH· + H· OH· + 有機物 -> CO2+H2O
二氧化碳的測量方式是差減法: TOC = TC - IC
系統原理如圖所示:
圖示說明:
1 —— 延遲管路;
2 —— 氧化單元;
3 —— 無機碳電導率電極;
4 —— 總碳電導率電極;
5 —— 蠕動泵;
2.1 在線分析
將TOC分析儀安置于純水系統的支管或出水管處,對特定點進行實時、連續、在線監測。在線檢測可方便對水系統的質量進行實時測定并可以對水系統進行實時流程控制,同時可以在di一時間發現水系統的故障。
2.2 離線分析
將TOC分析儀放置于實驗室操作臺上,測試時,在系統的各取樣點取樣后進行分析的方法。其優點是可以使用一臺儀器對不同取樣點的樣品進行檢測分析。缺點是會被取樣、采樣容器以及未受控的環境因素等污染,造成測試結果會與實際樣品有偏差。
藥典中規定:由于水的生產是批量進行和連續操作的,所以在選擇采用離線測定還是在線測定時,應根據水生產的條件和具體情況決定。
2.3 系統適應性驗證
系統適應性驗證是一種檢驗TOC分析儀氧化能力的試驗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儀器響應效率(%)= ((rss - rw)/(rs - rw)) * 100%
其中:
rss —— 為1-4 對苯醌對照品溶液的響應值;
rs —— 為蔗糖對照品溶液的響應值;
rw —— 為總有機碳檢測用水的空白響應值;
儀器通過試驗的條件︰
85% < 響應效率 < 115%
- 各種測試方法操作流程
- 儀器各部件的安裝、連接
開箱后,按以下步驟進行安裝:
── 根據裝箱單檢查儀器是否齊備。
── 確定儀器在運輸過程中沒有遭到損壞。
── 拆除機箱的外包裝,將其置于正確位置 。
── 檢查儀器保險絲是否裝好,連接市電電纜到接線端子。
── 根據安裝圖連接進液和出液管路 。
── 系統通電 。
3.1.1市電連接
如圖所示,電源接口由三部分組成:電源開關、保險絲和單相交流接頭。接入交流電之前,應先檢查是否按要求裝入了2A的保險絲。如果正常,打開電源開關后,開關指示燈亮。
系統必須連接地線,否則會有危險電壓產生。
在打開電源開關之前,應在交流電纜端子頭處測量市電電壓,確保
從 L到N的市電輸入電壓在220V左右。確認輸入電壓后,打開
電源開關,開始測試。
3.2 測試準備
1)將儀器安放在平穩、清潔的操作臺上;
2)準備好存儲廢液的容器,并且把出液口的管路接到容器中;
3)準備好待測的樣品液。對于長時間沒有測試的儀器,一定要進行管路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15到30分鐘左右。
管路沖洗時的沖洗液直接采用待測樣品即可;
如果連續長時間沒有使用儀器時,沖洗時間就必須延長。
當使用樣品液沖洗管路或測試分析時,一定要保持進液口在液面以
下,避免空氣被吸入管路中。
分析儀使用的是高精度電子元件,故要保持存放和測試環境的清潔。
避免在高溫或凝露的場所使用該儀器。
3.2.1管路連接
分析儀兩個液路接口位于儀器左側的后部,如下圖所示。
3.3 測試工序的流程
TOC 分析儀的測試工作方式為自動化進行。測試人員需要做好測試前的準備工作,在具體測試過程中不需要調整和值守。
TOC分析儀的測試項目包括:
- 在線分析 ;
- 離線分析 ;
- 系統適應性驗證;
- 零點校準 。
TOC分析儀的測試功能與其版本相對應,請查閱 LB-T100版本信息。
3.3.1儀器界面簡介
3.3.1.1 用戶登錄界面
在登錄界面中,如果要更改輸入文字信息,直接點擊目標文本框即可彈出文字輸入鍵盤。修改或刪除已輸入的字符時,使用‘backspace’鍵;在中文字符的輸入狀態下,可通過‘enter’鍵實現中英文切換;英文字符的大小寫,標點符號的切換都是通過‘caps Lock’鍵來完成的;輸入信息確定用‘ok’鍵回到待機界面;輸入完畢后按‘下一步’鍵進入下一級界面,如果用戶名或密碼有誤,密碼輸入的文本框會被清空。“enter”為中英文切換和換行鍵,輸入時請注意是否已換行。
3.3.1.2 系統操作選擇界面
在系統操作選擇界面中,共有四個主要的選擇項,分別為離線分析、儀器校準、系統參數和歷史記錄。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相應的操作,如下圖所示。
3.3.1.3 幫助界面
如果用戶想了解系統的架構和各功能模塊的分布位置,也可點擊系統操作和系統設置頁面的右上角的圖標查看系統的樹形結構,如下圖所示。退出時,點擊空白處即可。
- 在線分析流程
- ;在系統操作選擇界面中,按“在線分析”圖標,進入到測試界面。
2)在確認儀器已正確接入管路后,點擊‘開始’圖標,系統進入到運行狀態,管路中的樣液開始流動,等待10秒后,界面上會顯示當前的測試數據和測試時間(管路)。
3)儀器在運行狀態下,點擊‘停止’圖標,在詢問確認后,儀器進入暫停狀態,如果要恢復檢測只需點擊開始即可。如果要退出測試,則在暫停的狀態下,點擊‘退出’圖標,*退出當前的在線檢測;
- 儀器在運行狀態下,直接點擊‘退出’圖標時,儀器將還會處于在線檢測模式的運行狀態,只是離開了在線運行的界面。
- 儀器每運行10min保存一次數據,在線超過10min退出時,會進行數據保存處理,這個過程需要幾秒鐘到十幾秒不等,請耐心等待。
當系統處于在線測試模式時,用戶無法進入到其他測試界面。
- 離線分析流程
1)在系統操作選擇界面中,按“離線分析”圖標,進入到測試參數輸入界面;
2)在“離線分析測試參數輸入”界面中,
‘組名’可輸入不超過11位的數字和英文字母;
‘瓶 數’是用戶從取樣點拿回的需要測試的樣品數量;
‘起始瓶號’是樣品的編號序列中,開始測試的樣品的編號,主要是針對自動進樣器上樣品瓶的位置,無自動進樣器時,輸入1即可;
‘稀釋倍數’是針對稀釋后的樣品所做的標記,一般不輸入或輸入1即可。
‘取樣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動連續,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自動進樣器的。另一種是手動確認,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手動進樣的用戶。
3)依次輸入各個測試參數后,按‘下一步’圖標進入到“離線分析”界面。
4)在確認儀器的進液管已正確接入樣品液后,按下‘啟動’按鈕,按鈕下陷變綠,系統進入到運行狀態,管路中的樣液開始流動,等待10秒后,界面上會顯示當前的測試數據瓶號、當前樣品的測試次數和測試時間。
5)儀器在運行狀態下,點擊‘分析中’按鈕,詢問是否確認操作。如果要退出測試,在暫停的狀態下,點擊‘退出’圖標,*退出當前的離線檢測;
6)儀器在運行狀態下,直接點擊‘退出’圖標時,儀器將還會處于離線檢測模式的運行狀態,只是離開了離線運行的界面。
7)當采用手動進樣時,在上一瓶分析結束后就會彈出提示對話框,用戶確認下一瓶的樣品已經就緒,就按下‘確認’按鈕,繼續測試;
8)所有的樣品分析結束后,儀器會進入‘離線分析結果’界面,用戶可以在該頁面查看或打印分析結果。
當系統處于離線測試模式時,用戶則無法進入到其他測試界面。
- 儀器校準
LB系列 分析儀的‘儀器校準’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儀器的零點校準;二是藥典里規定的儀器必須滿足的系統適應性試驗。這兩項測試功能的進樣方式都采用手動確認的模式。該部分還設有一個管路沖洗的功能,用于管路的快速清洗,此功能大大縮短了管路清洗的時間。其頁面如下圖所示;
- 零點校準
儀器校準的目的是為了減小傳感器的零點漂移,并對其測試曲線進行修訂,對于保證儀器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校準周期可以根據具體使用情況而定,建議更換紫外燈或儀器使用半年以后校準一次。出現數據分析的結果偏差較大時,也可進行校驗。
儀器在校準過程過程中,將用到四種標準液,一種是總有機碳低于0.1ppm,電導率低于1.0μs/cm(25℃)的高純水作為零點水;第二種是0.2ppm的標準蔗糖溶液;
第三種是0.5ppm的標準蔗糖溶液;第四種是0.8ppm的標準蔗糖溶液;。
零點水和標準溶液要采用密閉容器內盛放,容器的頂空要盡量小,密封口打開后要盡快測試。
- 配制校準溶液之前,蔗糖標準品必須在105℃(221°F)環境下干燥至恒重。
低濃度高純水在空氣中暴露超過一小時,會因溶解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使電導率值明顯增大。
零點校準流程:
1)在‘儀器校準’界面中,按“零點校準”圖標,進入校準參數界面;
2)輸入相對應的測試參數:
瓶數:可輸入5-6個點校準,(零點水算兩瓶);
起始瓶數:配合自動進樣器使用;
樣品濃度:由低到高輸入0.200、0.500和0.800mg/L;
零點水為默認項,不需要輸入濃度。
3)將準備好的零點水接入管路,按‘啟動’按鈕,彈出對話框讓用戶確認零點水已正確接入進液口,按‘確認’鍵后,按鈕下陷變綠,系統進入到運行狀態;
4)零點校驗結束后,系統彈出對話框讓用戶確認蔗糖標準水已正確接入進液口,按‘確認’鍵后,系統進入總碳校驗如下圖所示;
5)依次按照提示使用相對應的蔗糖標準液進行總碳校驗。結束后按照系統彈出對話框將零點水正確接入進液口,按‘確認’鍵后,系統進入零點水的TOC檢測界面;
6)零點水的TOC檢測檢測完畢后,儀器會自動給出校驗結果,如要保存則按保存圖標即可,其界面如下圖所示;
7)注意:校驗參數為儀器內部校準數據,請不要隨意更改,造成不良后果需自行承擔責任。客戶需要進行零點校準請與售后人員及時聯系溝通。
- 系統適應性試驗
系統適應性試驗是一種針對TOC分析儀的氧化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檢測方法。TA 系列分析儀可以*自動實現系統適應性試驗的全過程。
測試前,參數設置里需測試6次拋棄3次,然后用戶應準備好三種溶液:
- 總有機碳低于0.1ppm,電導率低于1.0μs/cm(25℃)的零點水 ;
- 含碳量為0.5ppm的蔗糖標準溶液 ;
- 含碳量為0.5ppm的1,4-對苯醌標準溶液。
1,4-對苯醌是一種難氧化的有機物,所以建議采用70℃的熱水溶解后,加冷水定容。
1,4-對苯醌是帶毒性的,所以操作人員一定要注意安全。
系統適應性流程:
1)在‘儀器校準’界面中,按“適應性驗證”圖標,進入參數輸入界面;
2)在“離線分析測試參數輸入”界面中,
‘組名’可輸入不超過11位的數字和英文字母;
‘瓶數’是3瓶;
‘起始瓶號’是樣品的編號序列中,開始測試的樣品的編號,主要是針對自動進樣器上樣品瓶的位置,無自動進樣器時,輸入1或者不輸入即可;
‘稀釋倍數’是輸入1即可。
‘取樣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動連續,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自動進樣器的。另一種是手動確認,這種方式主要是針對手動進樣的用戶。
3)依次輸入各個測試參數后,按‘下一步’圖標進入到“適應性驗證”界面,按開始“啟動”開始測試:
4)將準備好的零點水接入管路,按‘啟動’按鈕,彈出對話框讓用戶確認零點水已正確接入進液口,按‘確認’鍵后,按鈕下陷變綠,系統進入到運行狀態;
5)零點水測試結束后,系統彈出對話框讓用戶確認蔗糖標準水已正確接入進液口,按‘確認’鍵后,系統進入總碳校驗如下圖所示;
6)蔗糖測試結束后,系統彈出對話框讓用戶確認蔗糖標準水已正確接入進液口,按‘確認’鍵后,系統進入總碳校驗如下圖所示;
7)苯醌檢測檢測完畢后,儀器會自動給出適應性驗證結果,如要保存則按保存圖標即可,其界面如下圖所示;
8)注意:適應性驗證三種標液測試為一次完整測試,不可中間停止,否則需要重新測試;
9)如需要中途退出,直接按“運行中”進行確認退出;
10)適應性驗證結果可以直接打印,也可通過歷史記錄打印。
- 系統參數介紹
在系統操作選擇界面中,按“系統設置”圖標,進入到“系統設置”界面,用戶可以點擊圖標,查看系統架構,也可以點擊‘退出‘圖標,退出到系統操作界面。(LB-T100、T200)
- 測試參數設置
按“測試參數”圖標,進入到“測試參數瀏覽”界面,如圖所示:
4.1.1 測試參數瀏覽
測試參數包括七項: 1.內部樣品流速;2.在線管路數;3.離線測試次數;4.離線拋棄次數;5.數據存儲方式;6.TOC的報警上限;7.電導率的報警上限。
4.1.2 測試參數設置
如果要修改測試參數,點擊“更改”圖標進入到“測試參數修改”界面中,如圖所示;
在“測試參數修改”界面中,多出來一個‘離線沖洗時間‘項,這是針對離線分析時,兩次樣品液分析間隔中的管路沖洗時間。出廠默認值是30秒。
“數據存儲方式”的功能是在每次測試時,儀器會根據用戶的設置決定是自動保存測試結果還是通過問詢的方式進行操作。默認值為自動保存。
樣品的內部流速為固定值,用戶不可更改,否則后果自負。
當設置完成后可點擊‘保存‘按鈕,保存修改后的測試參數,然后退出。
測試參數的各個默認值如下 :
內部樣品流速 :(蠕動泵0.6 ml/min、陶瓷泵0.3 ml/min ) 在線管路數 : 1
離線測試次數 : 6 次 離線拋棄次數 : 3 次
數據存儲方式 : 自動保存 離線沖洗時間 : 30 s
TOC的報警上限 : 10 mg/L 電導率的報警上限: 10 μs/cm
- 系統時間設置
按“系統時間”圖標,進入到“系統時間瀏覽”界面,如圖所示
如果要修改測試參數,點擊‘更改‘圖標進入到“時間更改”界面,直接點擊保存按鈕,在彈出的時間文本框內輸入相對應的時間并確認退出,如圖所示。
注意:目前更改時間選項為不可用選項,即時間不可更改。
- 耗材設置
4.3.1 耗材的運行狀態及參數設置
按“耗材設置”圖標,進入到“耗材設置瀏覽”界面,如圖所示
如果用戶更換了新的耗材,或者要修改耗材的告警門限值,點擊‘更改‘圖標進入到“耗材更改”界面;如果用戶是更換了耗材,只需在相應的條目下點擊按鈕,這樣該耗材的運行時間就會清零,告警提示就不會再出現了。
如果用戶是更改耗材的告警時間,就需要使用頁面上的數字鍵盤更改其參數了。
當設置完成后,可點擊‘保存‘按鈕,保存修改后的耗材參數,然后退出。
4.3.2 耗材的更換
4.3.2.1 更換UV燈
更換UV燈時,須小心操作,以免損壞燈管及其周圍的螺旋狀石英管。
給客戶提供新UV燈管時,附送一雙手套供安裝時使用,避免在UV燈管表面和螺旋狀石英管表面留下指紋。指紋會吸收UV光線、降低氧化反應器的氧化性能。同時在安裝新的UV燈管之前可以使用乙醇去除指紋和污垢,保證UV燈表面的透光率。
更換UV燈具體操作:
1關閉主電源開關,拔去電源線。
2將儀器機箱后蓋板的螺釘擰開,打開后蓋板。
3拔掉連接燈管的電源線插頭,并檸松燈管座的鎖緊螺母,慢慢抽出燈管。
4換上新燈管并調整燈管在螺旋石英管中的有效位置,擰緊鎖緊螺母。
5插好燈管的電源線插頭并將機箱后蓋板螺絲擰緊,更換結束。
更換以上部件時存在問題可聯系儀器廠家解決。
4.3.2.2 更換蠕動泵管(適用于LB-T100)
蠕動泵管在長期運行后會有磨損和老化現象,所以必須定期更換。
更換泵管的操作步驟如下:
1關閉主電源開關,拔去電源線。
2將儀器機箱后蓋板的螺釘擰開,打開后蓋板。
3將蠕動泵兩端的卡口打開,再將泵兩邊的泵管壓環塊去掉。把泵管從蠕動泵泵環中取出。
4將泵管一端分別兩個從電導率傳感器出水口拔出,另一端從廢液管拔出。此時,整個泵管可以全部拆卸下來。
5將新泵管套在蠕動泵泵環中,同時注意兩個泵管的位置。然后將蠕動泵兩端的卡口鎖住,同時防滑套環調整到適當的位置。
6將泵管分別與兩只電導率傳感器出水口連接,另一端與廢液管連接。
7后將機箱后蓋板螺釘擰緊,更換結束。
更換以上部件時存在問題可聯系儀器廠家解決。
UV燈和蠕動泵管可以從本公司購買。 UV燈為185nm、254nm雙波長紫外燈,蠕動泵管為*泵管,具有很高可靠性和良好的穩定性。TA-2.0及
TA-3.0無需更換泵管。
UV燈的使用周期為 6個月 ;蠕動泵管的使用周期為12個月。
以上時間為系統連續在線運行時間,當用采用間斷或離線運行時,更換周期將會更長,儀器會自動完成計數并決定何時告警。
- 用戶管理設置
按“用戶管理”圖標,進入到“用戶管理”界面,如圖所示
儀器在出廠時,會有一個默認的系統級用戶,用戶名稱為:ADMIN 密碼:123456。
增加和修改用戶時,只能建立中級和低級用戶,而且不能增加系統級用戶。增加新用戶時,點擊‘增加’按鈕,進入到“用戶管理編輯”界面,輸入需要建立的用戶名和密碼,然后按“保存”圖標保存新用戶。(1、2級管理權限。3、4級測試權限)
在“用戶管理”界面中,對不需要的用戶可以選擇刪除,單擊用戶名,選擇“刪除”按鈕,直接按照界面提示進行刪除。
- 歷史記錄查詢
TA系列分析儀可以保存近1年的測試數據記錄。
- 保存歷史記錄
歷史記錄的保存對象包括:在線分析結果和離線分析結果。
TA系列分析儀有兩種存儲模式,一種是自動存儲;另一種是手動存儲。當選擇自動存儲時,每次測試結束后,儀器會自動保存本次的測試結果。當選擇手動存儲時,每次離線測試結束的時候,儀器都會有提示信息,詢問用戶是否要保存數據。如果要保存測試結果則按“確定”鍵保存,如果不保存,則按“取消”鍵放棄保存。
- 查看歷史記錄
歷史記錄是按照測試序列號保存在儀器內部的FLASHROM中的。歷史記錄的查詢也是依據測試序列號進行。歷史記錄界面如下圖所示:
歷史記錄的查詢流程
離線歷史記錄界面 在線歷史記錄界面
- 在儀器待機狀態下,按“歷史記錄”按鈕,進入“歷史記錄列表”界面;
- 通過‘上一頁’和‘下一頁‘鍵選擇要查看的歷史記錄,當選中要查看的記錄時,點擊該記錄的組名進入單項記錄頁面;
- 也可通過點擊“查詢”按鈕,輸入需要查詢的日期,點擊下一步查詢該日期內全部歷史記錄。
- 進入單項記錄頁面后,通過‘上一頁’和‘下一頁‘鍵,翻看這條歷史記錄的測試條件和測試結果;
- 如需打印,則在單項記錄頁面時,按“打印”鍵即可;
- 退出時,連續按“取消”鍵,可一直退到“系統操作選擇”界面。
- 歷史記錄備份
- 在USB插槽處插入U盤,在歷史記錄界面點擊確定按鈕;
- 儀器會跳轉到數據處理界面;
- 測試數據打印
測試數據打印總要分為兩部分:直接打印和歷史記錄打印。
- 直接打印就是測試結束后,直接點擊打印按鈕進行打印即可;
- 歷史記錄就是在歷史記錄中選擇需要打印的記錄,點擊進入該條數據內部,點擊打印按鈕直接打印即可。
- 常見故障與解除
在儀器使用過程中,由于很多不可預測的原因可能會出現故障,出現下列現象時可以按我們提供的方法排除故障,出現其它現象或下列辦法不能排除的故障時,請與我們聯系。
故障一:
故障現象:
顯示屏出現“UV燈已過期”/“泵管已過期” ;
故障原因:
1) 耗材使用已過期;
2) 更換耗材后沒有清空耗材運行記錄;
解決方法:
1) 更換耗材;
2) 更換耗材后,清空耗材運行時間;
故障二:
故障現象:
顯示屏空白或出現亂碼。
故障原因:
1)測試環境低于 -10 ℃;
2)偶發的故障;
解決方法:
1)將測試環境轉移到0~40℃ 的環境中;
3)若故障發生在待機狀態,則只需關機等待5秒后,重新啟動即可;
故障三:
故障現象:
打印機不能打印測試結果。
故障原因:
1)測試環境低于 0 ℃;
2)缺紙;
3)打印紙安放不到位;
4)偶發的故障;
解決方法:
1)將測試環境轉移到0~40℃ 的環境中;
2) 查看打印機是否缺紙,若缺紙則按打印機的使用手冊安裝新的打印紙;
3)對于偶發故障,則只需關機等待5秒后,重新啟動即可。
故障四:
故障現象:
儀器顯示被測樣品是明顯電導率超標,且TOC顯示為0.000 mg/L ;
故障原因:
1) 管路沖洗不夠* ;
2) 被測樣品電導率嚴重超標 ,大于10 μs/cm;
3) 管路堵塞,液體流速明顯減慢 ;
4) 進液口的輸入管在液面之上 ;
解決方法:
- 延長沖洗時間;
- 更換樣品液;
- 檢查輸入和輸出的特氟龍管路,查看是否有死彎或異物堵塞;
- 將進液口的輸入管路伸入到樣品液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