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 聯系人:
- 蘇小姐
- 電話:
- 400-820-3556
- 手機:
- 18521301252
- 地址:
- 上海市浦東新區環科路999弄浦東國際人才港13號樓2樓
掃一掃訪問手機商鋪
近日,由于鱟的保護升級和醫藥界高度關注用于內毒素檢測的鱟試劑供應問題,記者采訪了龍沙 (Lonza) , 并刊登了《財新周刊》2021年第18期《鱟保護加強,制藥業怎么辦》一文。文中指出:
“在鱟的保護上,亡羊補牢不易。鱟的數量不斷下降,但通過人工養殖保障鱟血供應則是遠水難解近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頡曉勇稱,目前中華鱟人工繁育技術已攻克,可實現規?;庇?但市場化難度較大。他指出,鱟的性成熟通常需要約13年,但依據現行規定,保護動物需人工繁育到子二代才可利用。這意味著人工養殖鱟合法用于鱟試劑生產,可能需要數十年。"
龍沙作為主要的兩家鱟試劑供應商之一,對于記者提出的關于鱟試劑的供應以及替代方法重組c因子法的疑問,龍沙的正式回復如下:

1.目前重組c因子方法能否替代鱟試劑?原因是什么?目前在國際市場上,鱟試劑及其替代物的使用比例大致是多少?
Lonza重組C因子內毒素檢測方法,根據傳統LAL試劑的反應原理,體外重組表達級聯反應的C因子而重新設計的熒光內毒素檢測方法,由于更少的批間差而具有優異的穩定性。而且產品是液體狀而非鱟試劑的干粉狀,重組c因子產品的使用會顯著提升使用的方便性和節省試劑。從技術的角度講,我們認為可以立即替代LAL美洲鱟試劑的過程檢。
目前的內毒素檢測方法以LAL/TAL鱟試劑為主。但同時,重組c因子已在全球范圍獲得認可,歐洲藥典已正式收錄重組c因子法。重組C因子法的普及更多是在新產品上,而非變更已上市產品的內毒素檢測方法。
已上市的產品其內毒素放行方法的變更有法規的要求步驟,這種變更是需要短期內的資源和人力的投入,因此市場對新的替代方法有一個逐步適應和轉換過程。
以重組C因子進行內毒素放行檢測上市的是Eli Lilly禮來公司的單抗藥Emgality™ (galcanezumab),于2018年獲美國FDA批準上市,使用的是LonzaPyrogeneTM rFC重組c因子分析。
2. FDA目前已經批準了重組c因子方法,且已有使用重組C因子的產品上市,但2020版中國藥典中仍未收錄。這種局面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是的,FDA已在他們2012年的內毒素Q&A文件內聲明FDA可以接受重組c因子法的檢測結果,只需放行實驗按照美國藥典USP 信息章節<1225> Validation of CompendialMethods進行驗證即可,此驗證方法與ICH Q2b是等效的。
目前,歐洲藥典2.6.32章節已正式收錄重組c因子法為細菌內毒素檢測方法,用于制藥產品的放行和過程檢測。
目前看來,在這一點上,歐美確實是快了一步,但我們也看到2020版中國藥典通則9301附錄里面也將重組C因子法列為細菌內毒素檢測方法,但是如需放行檢測,還需要做相關驗證試驗。Lonza也非常愿意積極參與到相關的討論中。
3.新冠疫情期間疫苗需求激增。就Lonza觀察,這一變化是否引起了內毒素檢測試劑需求的變化?鱟資源因種種原因快速減少,加之各國對其保護趨嚴,短期內是否可能對疫苗的供給產生影響?
隨著更多的中國疫苗逐步走出門,我們也確實觀察到疫苗行業對于美國鱟試劑的需求呈現增加趨勢。
北美鱟數量并沒有減少。亞洲鱟數量確實在下降,目前亞洲鱟已被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目錄當中。
當然,一般來說,由于LAL試劑的可及性,我們認為在短期內可能不會對的供給產生明顯的影響,
通常來說,采用不可持續的采血方式生產鱟試劑,和過度捕撈,都是導致亞洲鱟的數量嚴重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北美鱟資源保護方面,尤其是采取可持續的采集和放生方面,龍沙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每只鱟取血不會過多,并在其身上做好標記,然后讓鱟回到了原來的水域,標記是為了避免同一只鱟在同一季節內被重復取血。
當然,即便如此,從保護鱟資源的角度來說,業界已經認識到采用無動物的重組c因子內毒素測試方法,來替代鱟試劑是更具可持續性的方案。這是通過科學進步來保護大自然的案例。
財新周刊的文章導讀如下
鱟保護加強,制藥業怎么辦
導讀
中國鱟急需保護,但鱟血是一種重要試劑的關鍵原料,疫苗加劇了需求,而替代方案尚未成熟

由于含有銅離子,鱟的血液和一些蝦蟹一樣,遇氧氣后呈藍色。
文丨財新周刊 王禮鈞
存活了近5億年的鱟[hòu]將在中國得到更嚴格的保護,但中國制藥行業或將因此面臨難題。
在棲息地喪失、過度捕撈等多種因素下,中國鱟的數量近30年來急劇減少,保護刻不容緩。然而,以鱟血為原料的鱟試劑是眾多生物醫藥產品必需的質檢試劑,其供應直接關系到藥品安全。
鱟形似馬蹄,有長尾。英文中鱟俗稱“馬蹄蟹"(Horseshoe Crab),而在閩南地區則有“海怪"的別名。清代《海錯圖》中有對鱟的記載,以“無鱗稱魚,有殼非蟹"描述其外形。
鱟最早出現于近5億年前的奧陶紀,早于魚類和恐龍。其形態至今沒有太大變化,因此被稱為“活化石"。
由于含有銅離子,鱟的血液和一些蝦蟹一樣,遇氧氣后呈藍色。上世紀50年代,美國科學家Fred Bang等人在死亡的鱟體內觀察到凝血,并經過研究證實,鱟血中含有的特殊變形細胞可在遇到內毒素的情況下產生凝固物。
……
如您想閱讀財新周刊全文,請點擊原文鏈接至財新周刊的網站獲取全文。
龍沙提供四種主要類型的
細菌內毒素測試方法

Lonza的任何定量測試產品都可以實現自動化,以滿足更高的通量測試需求。

PyroTecTM PRO平臺:
整合WinKQCLTM軟件的
內毒素檢測自動化解決方案
*除非特別說明本文注冊商標均為龍沙Lonza集團或其關聯方所有。Emgality™商標為Eli Lilly注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