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顆粒物質量濃度的監測方法有哪些?
閱讀:1665 發布時間:2021-12-4
顆粒物(Particulate Matter)簡稱PM,對于人體健康的危害極大,目前已經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主要是PM10和PM2.5。目前我國大氣顆粒物質量濃度的監測方法主要是稱重法、微量振蕩天平法、β射線法和光散射法。
稱重法是國家標準GB/T 18883-2002中推薦采用的監測方法,原理簡單,數據可靠,但是操作煩鎖費時,無法立即得到測量結果;
微量振蕩天平法是基于錐形元件振蕩微量天平原理的監測方法,精度高,但不適用于高濕度的情況;
β射線法準確度高、傳感信號和顆粒物質量關聯度高,但其響應速度比較慢,通常只使用小時平均值;光散射法具有高效靈敏、可現場直讀的特點,但易受到顆粒物性質、濕度等條件的影響。
H6型β射線顆粒物監測儀采用β射線,利用低能量C14作為β射線源,根據β射線穿過清潔濾紙和采集有顆粒物的濾紙時的變化量來計算在濾紙上采集到顆粒物的質量,即而求得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廣泛適用用于測量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濃度,如PM10、PM2.5(選配不同的采樣切割頭)等。儀器整體上設計合理,美觀大方,使用方便,易于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