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環保局平臺工業污染源 VOC 監測結果
記者在廣州市環保局網站上看到,PM2.5監測結果醒目地掛在網站右側。3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當日21時,廣州十個監測點的PM2.5數據峰值在番禺中學,該處24小時PM2.5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不過這個數值遠低于規定的日均濃度75微克/立方米標準。
對比廣東省環保廳的珠三角空氣質量網數據,同一個站點,與廣州市發布的數據值略有出入。比如麓湖監測點,8日21時,廣州市發布的PM2.5近24小時濃度為15微克/立方米,而廣東省環保廳的數據是16微克/立方米。
此外,省環保廳的空氣質量發布平臺數據更為全面,有空氣質量指數(AQI數據),同時還有出行提示、健康狀況影響提示,這些內容在廣州市的發布平臺上都沒有。對此,羅思源表示,廣州按新標準發布空氣質量方式還需完善,希望市民多提意見。羅思源介紹說,目前廣州大氣污染物的主要構成是機動車約占38%、工業污染源約占32%、VOC約占18%、工地揚塵約占12%。他表示,廣州正在考慮使用國Ⅴ油。
VOC的來源分析如下:
煉油、石化、儲油庫、加油站等油品揮發;
污水廠、填埋場等生物作用;
油墨、有機溶劑;
鞋類制品所用的膠水等;
涂改液、香味玩具等;
涂料、油漆、膠黏劑等;
燃料燃燒、垃圾焚燒、汽車尾氣等;
電子電氣產品在較高溫度下使用時會揮發出VOC、電子五金的清潔溶劑等;
洗滌劑、清潔劑、衣物柔順劑、化妝品、辦公用品、壁紙及其他裝飾品。
VOC危害
在一般的室內環境中存在100種以上的VOC,常見的種類有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等,其中苯、甲苯等已被懷疑或確定為致癌物質。
VOC對人體健康有巨大影響。VOC在室外太陽光和熱的作用下能參與氧化氮反應并形成臭氧,臭氧導致空氣質量變差并且是夏季煙霧主要組分,當環境中的VOC達到一定濃度時,短時間內人們會感到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嚴重時會出現抽搐、昏迷,并會傷害到人的肝臟、腎臟、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記憶力減退等嚴重后果。
VOC的分級控制要求:
高毒害,如丙烯腈、苯、環氧乙烷、1,3-丁二烯、1,2-二氯乙烷、氯乙烯等:控制在5mg/m3以內;
中等毒害,如甲醛、乙醛、酚類、苯胺、硝基苯、氯甲烷等,控制在20mg/m3以內;
低毒害,如甲苯、二甲苯、乙苯、氯苯、甲醇、丙酮等,控制在100mg/m3以內